董怡教授:强直性脊柱炎核心在于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

发布时间: 2012-09-07
董怡 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董怡主任医师 教授

在2012年国际强直性脊柱炎研讨会上,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董怡教授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目前很多风湿病患者接诊时多数已是晚期,当中部分病例给不合理的治疗耽误了,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基层医生没有定期的继续教育,没有得到规范化教育,以更新基层医生的诊疗知识。”

董怡教授指出目前欧美诊疗规范日新月异,但是很多新的治疗进展,比较难普及到基层医院,比如这次的“国际强直性脊柱炎研讨会”,非常希望比较多的基层医生能来参加,这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或工作忙导致条件不允许,所以希望国家和相关协会建立多种继续进修的渠道,便于基层医生的进修学习。

董怡教授特别指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核心在于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首先是需要诊断正确,目前由于影像技术进步,除了昂贵的MR诊断,超声检查价格合理,对目前的诊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也如同栗占国教授提到的专科医生对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三大重点:信心、耐心、规范心。规范心特别重要,用药一定要规范,如果进行不规范化治疗,容易耽误患者病情。

最后董怡教授提到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不能根治,但是通过积极规范化的治疗,尤其是早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临床当中是可以大大的改善症状和病情。

 医学指导专家:董怡,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起服务于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1980年派赴英国进修风湿病学。1987年晋升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风湿病专业)教授。199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临床专业重点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类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涉及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临床及与临床相关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培养研究生1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及亚太风湿病学会联盟的终身荣誉奖。

目前正进行干燥综合征的国际合作课题。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亚太风湿病联盟副主席。共发表论文百余篇。擅长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