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度以上抑郁症不治疗可能会自杀

发布时间: 2012-09-09
高敏 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医学指导:高敏,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学博士

明天就是第10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曾有过不想活了的想法,只不过大部分人过后都将其抛之脑后,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付诸了行动。那么,偶尔有自杀的想法是一种 心理隐患吗?为什么有些人会真的跑去自杀?

专家提醒,偶发性的情绪低落,甚至冒出自杀想法,是人们在遭遇负面事件时的正常情感反应,无需担心,但如果这种情绪持续超过两周,就意味着进入抑郁状态了,如果持续超过两个月,那么基本可以诊断有抑郁障碍,应该及时到专科医院需求治疗。

  焦虑抑郁障碍者自杀率最高

“这几年我国的自杀率提升很快,跟焦虑抑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很大关系,许多人直到自杀身亡,仍然不知道自己其实有心理疾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高敏介绍说,一些已经确诊患有 抑郁症的病人,如果得不到家人的心理支持,自杀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在门诊中,高敏曾接触过一个患有焦虑症的女病人,拥有非常好的家庭和工作条件,但是总怀疑老公在外面有事,于是威胁老公说不回家就要杀掉儿子,老公回家之后,发现她根本不会真去杀儿子,就不再理她,这位病人又威胁说要自杀,老公仍然不当一回事,结果有一天,她真的开车去撞树,就这样去世了。

“凡是长期反复出现自杀想法的人,大部分可能已经患有中度以上抑郁症,不治疗的话,他们可能会尝试反复多次自杀。”高敏指出,抑郁症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如果在刚发病时,也就是急性期就进行治疗,一般吃药2-3个月即可好转,但如果患者拖延就诊,使病情转入慢性期,则至少要吃药2-3年才能恢复,并且还容易复发,这对患者本人和家人都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自我诊断:你有焦虑抑郁障碍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不想活了的想法,高敏介绍,在遭遇创伤性、刺激性事件后短期内偶发自杀想法,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不存在有心理隐患等问题,公众无须过分担心。但是,如果抑郁状态持续2周,每周发作2次,每次持续2天以上,你就可能进入了亚健康状态,这种情况心理科医生通常称之为抑郁状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两个月,那么,很遗憾,你可能已经进入抑郁状态,这时候就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了。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许多焦虑抑郁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失眠,“大约超过60%的失眠是抑郁引起的,每周失眠超过2次,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人,很可能真正的原因在焦虑抑郁。”高敏提醒,“公众应该重视失眠问题,不要仅仅把它当睡不着来看待。”

实际上,区别于欧洲人的发病模式,亚洲人患焦虑抑郁后,许多人的首发症状都是躯体症状,除了失眠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有人身体到处不舒服,跑遍各个医院检查,都没发现什么问题,最后到精神科一看,原来是有焦虑症。

  提醒:心理疾病最好到专科医院就诊

尽管焦虑抑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大量公众仍然不清楚有此类问题应该去哪里看诊。

高敏建议,根据上面的自我诊断标准,患者如果觉察有抑郁倾向,不要病急乱投医,求助于一些不正规的小门诊或社区医院,最好到正规医院的神经科、精神科或心理科看诊。“一些不专业的医生乱开药,乱治疗,患者在长期吃药没用后,可能产生越治疗越绝望的心情,对治疗病情特别不利。”

    专家介绍:高敏,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行为与心身疾病委员会中医学组副主任委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