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落肚穿肠道会致命 消化道异物症不可轻视

发布时间: 2013-04-07
王晓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王晓玲

众所周知,牙签一般用竹子、木材等材料制成,可用于剔除牙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用具。它不仅历史悠久,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全世界各国的人民在餐后都会使用牙签,大部分餐馆、酒店和家里也会备有牙签,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然而,这种看似“弱小”的生活用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危及健康的杀手。使用不当时,轻则容易造成口腔感染,若不小心把它吞入体内,看似普通细小的牙签,往往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临床上误吞牙签的案例并不少见,因牙签形状锐利,如不及时取出,极易刺破胃肠道,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还有可能造成胃肠道穿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看图说话:牙签插穿胃肠道典型病例

  病例1:

60岁老年女性,剔牙时误吞牙签,致右上腹痛一天,遂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供图)

CT平扫矢状位重组图:可见一条线状高密度影,长约60mm,边界清晰,由十二指肠球部进入肝裂边缘内。

影像学诊断:十二指肠异物存留。

  病例2:

24岁青年男性,因误吞牙签来医院急诊。


(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供图)

CT平扫冠状位: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见一条线状高密度影,长约60mm,直径约2mm,末端位于肠壁内,局部肠腔隆起。


(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供图)

胃镜下可见十二指肠球部-降段牙签存留,周围肠壁出血。

诊断:十二指肠异物(牙签)存留。

■消化道异物症,你必须知道的

凡是非人类食用的食物经不同途径进入消化道的,统称为“消化道异物症”。

消化道异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别针、缝针、发夹、钱币、纽扣、圆钉、螺丝钉、小玩具、牙签等等。一般来说,凡能通过食管、贲门的较小的异物,大多也可通过整个胃肠道,随着粪便自然排出。而异物是长形、尖头或锐利者,易在胃肠道停滞而无法排出体外。牙签因其尖利、细长的特殊形状,很难自然排出体外,必须尽早治疗,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消化道异物常见症状及并发症

  1、症状及体征:

食管异物可引起呛咳、吞咽困难、血性唾液、呕吐等症状。

胃内异物可引起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或可引起幽门梗阻,产生痉挛性疼痛及呕吐。若异物造成穿孔,则会出现腹膜炎征象,比如持续性腹痛、腹胀、腹部压痛、肌紧张等。

异物长期停留在某部位可引起溃疡出血,尖形异物(如牙签)则可直接刺破黏膜,引起明显出血或消化道穿孔,导致病人便血或者呕血。

2、并发症:

消化道异物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异物不能排出、消化道梗阻、胃肠道穿孔、脓肿形成、内瘘或外瘘、消化道出血以及腹腔感染。

据统计,所有消化道异物中,引起穿孔者约占7%,而引起消化道出血者约占1%。牙签因其特殊形态特征,引起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的概率大大增加,一旦将其吞入体内,更需格外警惕。

■消化道异物征如何诊断?

  1、病史

较为明确的异物吞入病史,可作为诊断体内异物的依据之一。

完全清醒、有沟通能力的大龄儿童和成人,一般都能确定吞食的异物种类,指出不适部位。幼儿及精神病患者可能对病史陈述不清,如果出现呛咳、拒绝进食、呕吐、流口水、血性唾液、呼吸困难等症状及体征时,应高度怀疑吞食异物的可能。

2、检查

在诊断工作中,往往需要确定存留于体内的异物类型、位置、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因素,以判断损伤的方式和可能产生的危害,从而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

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X线、超声、CT、MRI、钡餐造影等,几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普通X线平片:对金属异物及其他不透X光的异物表现为高密度影,利用正、侧、斜位片能显示不透X光异物的数量、形态、大小,可以对异物进行大致的定位。缺点是对判断异物在体内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时不够精确,对木质异物(如牙签)的诊断欠佳。

 钡餐造影:可清楚显示消化道的轮廓,对于非金属类异物的诊断有较大帮助,且这项检查安全、无创、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缺点是钡剂造影很容易掩盖微小的病变,当怀疑消化道有穿孔可能时,不宜使用钡餐检查。

超声:对金属、木制异物均可利用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声阻抗差别而显示。缺点是分辨率低,特别是对体内脂肪组织内的小异物难以显示。

CT:是诊断各种体内异物比较合理的手段,可对体内异物的具体位置进行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在定位方面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有明显的优越性,临床上使用较多。缺点是金属异物容易产生放射状伪影,影响诊断的准确度。

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可清楚显示体内异物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于异物残留造成周围组织器官的出血、渗出均能较为客观地显示。缺点是价格昂贵,对于较小的玻璃、粉石等异物容易遗漏,且禁忌症较多,若怀疑体内异物为铁磁性物质时禁用MRI检查。

■消化道异物症如何治疗?

消化道异物一旦确诊,必须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紧急程度以及治疗的方法。

下列因素影响处理方法:⑴患者年龄及临床状况;⑵异物的大小、形状和分类;⑶异物存留的部位。

凡吞咽牙签者,不论发病时间长短,均应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及电子内镜检查。通过CT检查对体内异物进行准确的定位,了解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电子内镜检查也可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在内镜取出异物的同时进行内镜下止血。

通常情况下,误吞牙签的患者可经内窥镜取出。

不能经内镜取出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有:⑴经保守或内镜取出失败,自觉症状严重,排出有困难者;⑵有腹膜炎体征者;⑶X线表现异物嵌插在某一部位,经过1周无移动,有刺破重要脏器危险者;⑷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穿孔或梗阻者;⑸异物形成内瘘或脓肿者。

手术取异物时应注意:⑴术前做影像学检查,明确异物的位置;⑵切口根据异物位置而定,无论是在胃内或肠内的异物,均以直接切开胃肠壁将异物取出为佳;⑶如果异物进入十二指肠,最好将异物推入胃内,然后在胃壁切口取出;⑷数量多的异物要注意将异物全部取尽,有条件最好在术中做X光检查;⑸合并有出血、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者,除取出异物外,要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误吞牙签的患者可用内镜或手术的方式取出,但若引起严重并发症,则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误吞牙签,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牙签时也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儿童,最好在家长的监护下使用,婴幼儿更应远离牙签这种“凶手”。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危险,而是缺少发现,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安全。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