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岁前最好别吃果冻

发布时间: 2013-05-03
王承华 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本文指导专家: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王承华副主任医师

我家宝贝今年两岁了,偶尔会喂给他吃果冻,但最近看到报纸报道,有1岁左右的幼儿因吃果冻被噎着不幸死亡,这样的报道不只一两次。对此很担心,我家宝贝看起来挺喜欢吃果冻的,现在能给宝宝吃吗?宝宝几岁后吃果冻更安全呢?---广州 何女士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王承华副主任医师:临床接诊中,也曾遇到过因吃果冻被噎住的患儿,年龄在2—4岁不等。果冻是胶状物,而幼儿因年龄小,长牙期间,咀嚼功能尚在发育中,不易粉碎果冻,一旦吸食进去,堵住气管,很容易引起窒息死亡。且小儿气管异物是很危险的急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到医院急诊处理,要分秒必争,如若延误,则可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四岁之前,儿童最好不吃果冻。

此外,幼儿在玩耍时,总喜欢把随手拿着的小物件往嘴里放,碰到哭笑、叫喊或不慎跌倒时,易误咽造成咽或食管异物。

若是误吞的异物是外表光滑、体积小的球状物,一般会顺着食管进入胃里,这时若无特殊症状,多在1—2天后随大便排出。

如果是有刺或带棱角的异物,如枣核、鱼刺或碎骨块等,容易卡在食管里,特别是食管狭窄处,并可能擦伤和刺破食管,一旦伴有继发感染,可引起吞咽疼痛。较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发生咳嗽、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尖锐的异物若穿破食管损伤邻近的器官,还可发生食管炎、食管周围脓肿、食管气管瘘、气胸等,严重时甚至引起大出血,威胁生命。

因此,发生误吞异物后,不要自行用手抠挖,更不要尝试用吞饭团或馒头等方法,试图把异物咽下,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增加以后治疗上的困难。最好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在专门器械下将异物取出,若合并感染,需予以抗炎治疗。

最后提醒,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习惯。在吃东西时,不要谈笑、哭闹,最好能细嚼慢咽。特别是家长应引导孩子,不要随意把玻璃珠、钱币等小东西放入口中玩耍;发现孩子口中含有纽扣、发卡、小珠球等小东西时,应设法让孩子吐出或取出,但不应强行夺取。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