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了解肺癌治疗 抗癌共获新生

发布时间: 2015-04-21
杨衿记 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4月15日-21日是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值此之际,由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联合主办的“下一个十年,下一个奇迹“肺癌防治的大型科普活动和公益活动在全国内广泛开展。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杨衿记教授向记者表示:“面对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肺癌的高发趋势,以及公众对肺癌的认识水平存在诸多不足等现状,作为一项波及全国的大型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多形式的肺癌科普宣教活动发起对传播肺癌治疗的科学理念、普及肺癌相关知识,同时鼓励更多的肺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帮助肺癌患者坚定抗癌信心。”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杨衿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多种形式融合科普,助推肺癌防控事业发展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下一个十年,下一个奇迹”肺癌患者关怀活动在北上广等多个城市开展,覆盖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以科普讲座、健康操、心愿墙、主题摄影展、义诊咨询等创新、多样的形式进行肺癌科普宣传,让公众充分学习到了肺癌防治知识,增强和树立了肺癌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


健康操展示

活动期间,不仅邀请了肺癌专家亲临义诊现场为大众提供咨询、答疑,还面向大众征集抗癌故事和图片。现场患者激动的表示:“十年前,突患肺癌也确实让我当时感叹人生的无常,但经过规范的肺癌靶向治疗让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能够积极面对。我想,与其与疾病做消极抵抗,让病魔将自己击垮,不如调整心态,与病魔共生,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所以我非常期待下一个十年能够与这些病友再聚首。”整个活动营造了健康抗癌的浓厚氛围,引导市民建立和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同时,现场设立健康心愿墙和患者摄影展,可从台上领取卡片填上健康心愿和健康心得,汇集在心愿墙上并持续展览一周,体现抗癌正能量,让大众对抗击癌症有更多的了解。


专家亲临义诊现场为大众提供咨询、答疑

杨衿记教授表示:“过去80%的肺癌患者跟吸烟有关,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增加20倍,吸烟是最大的可预防因素,但近年来不吸烟的肺癌患者比例上升,这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目前尚未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肺癌,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预防方式。肺癌目前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面对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肺癌的高发趋势,以及公众对肺癌的认识水平存在诸多不足等肺癌防治的现状,希望本次活动扩大社会各界对肺癌患者的关爱和关注,以帮助他们最终战胜病魔,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限。同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消除肺癌误区,提高预防保健意识,传播抗癌理念,树立肺癌可防可治的正确观点,以推动我国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向肺癌宣战,抗癌行动已刻不容缓

目前,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特别是近30年来,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近5倍。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

“伴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凸现,我国肺癌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肺癌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乃至社会性问题。因此,是时候亟需向肺癌宣战。”杨衿记教授指出:“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于中晚期,疗效不佳,重视肺癌的早诊早治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针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和结合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治疗。“同时杨衿记教授还提到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几个专家牵头挂帅,与广州市医保局合作,从2010年2月起的三家试点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过几年运作之后,目前已经扩大到了10家医院都有了医保,为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医保报销的额度,给他们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癌治疗需规范,定期筛查早预防

肺癌作为一种恶性度极高,致死率极强的恶性肿瘤,如何科学地认识肺癌,在临床上如何更科学,更规范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争取最佳的治疗结果,是摆在每个肿瘤医生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肺癌病人应该认识及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靶向药物的不断开发,可以让肺癌患者像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一样,通过在家服药就能使肿瘤得到长久的抑制,甚至让患者能与肿瘤和平共处,使肺癌成为慢性病。

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发病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大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现时往往已是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杨衿记教授表示:“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具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烟、长期职业粉尘吸入、慢性肺部炎症疾病、年龄超过45岁等)来说,在每年做健康体检的时候做一个低剂量胸部螺旋CT平扫,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发现早期肺癌的作用。目前来看这个检查的普及率在大中城市也是越来越高了。而对于肺癌治疗并不一定要追求快,一蹴而就,更不应过度放化疗治疗,要倡导个体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精准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此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所有新发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应该进行EGFR基因检测,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首选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等)进行一线治疗。癌症的治疗要倡导个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的,让癌症与患者一起慢慢变老。正是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我们才开始把肺癌纳入到慢病管理模式,即使晚期肺癌,只要EGFR基因突变,也能够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每天吃降压药、每天打胰岛素,便能很好地控制肿瘤。真心地希望在未来的十年,随着新的技术和新的药物不断涌入临床,能够让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产生更多的奇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