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朋友应该怎样养生

发布时间: 2015-07-12
李滋平 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主任医师

说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一提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很多人都听过,其实,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主要累及肺部,也可累及肺外器官。COPD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养生保健原则和方法

在稳定期,患者基本上无明显的喘息和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症状减轻,痰量减少。此期的COPD患者感染性炎症基本控制,无发热,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居家继续用药。

适量活动,保持肺功能

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肺功能,如散步、太极拳、呼吸操、八段锦等,这些锻炼可以提高运动耐量,也可增强免疫力。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以下方法。

1、登楼梯

每天上下5楼3次,开始时楼层和台阶可少些、慢些,适应了,以后逐渐增加楼层,并上下快些。关节有问题的老年人避免进行此运动。

2、散步

除大风、大雪、雨天外,每天都坚持早晚户外散步,最好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去散步。开始时时间短些,走的距离近些,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时间,步速走得快些、远些,以身体适应为准。

3、气功

每日做气功,早晚各1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或坚持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

肺功能锻炼

常见的肺功能锻炼有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1、缩唇呼吸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作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吸须按节律进行,吸与呼时间比为1∶2或者1∶3。尽量将气呼出,此法可防止呼气期小气道过早闭合,使肺内滞留气体尽多呼出,从而可减少残存在肺内的气体,以改善通气。

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即通常所说的“吸鼓呼瘪”,即吸气时将腹部鼓起,呼气时有意收腹,做深缓呼吸。具体做法为:初练时可以用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壁,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而鼓起腹壁,要深吸、细呼。用鼻吸气,让气流通过鼻腔进入肺内;用嘴呼气,让气流缓慢从收拢的口唇(如吹口哨样)呼出。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的时间长1倍或2倍,即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是1∶2或1∶3,每次练习5分钟,逐渐增加到练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腹式呼吸锻炼可增强膈肌运动,增加肺泡通气量,使通气/血流比率失衡得到纠正,缓解缺氧,改善肺功能。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