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20年之间,中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翻了两番,1990年在1%左右,到了2010年时已经达到3.02%,其中上海更是达到7.57%,这个水平相当于一般发达国家的中等发病率。儿童哮喘如此高的发病率,有人认为是跟孕期妈妈吃了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者接触的物体有关。2月20日,第七届默沙东呼吸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 洪建国 教授则表示,不建议孕期妈妈回避食物,只要妈妈能够耐受的任何食物或东西,不会增加孩子得过敏疾病发生率,甚至有可能会降低。
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 洪建国 教授
洪建国教授指出,过敏与哮喘之间的关系,儿童比成人更为明显,80%-90%的儿童哮喘是过敏性哮喘,成人还包括职业性哮喘,这个是由职业环境引起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过敏人都会得哮喘,只不过他的可能性、危险度比其他人高。据洪建国教授介绍,孩子会不会过敏要看他的体质,过敏体质的孩子比非过敏体质者更容易过敏,属于易感人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过敏体质是基因决定的,这样解释了为什么患有哮喘的母亲,她的孩子得哮喘的机会比没有哮喘父母的孩子高。
那小儿哮喘发病是不是由孕期妈妈吃的食物或者接触的东西引起的呢?洪建国教授指出,如果食物没有引发妈妈过敏,说明妈妈对这个食物是耐受的,而孩子拥有母亲一半的基因,所以并不会增加孩子过敏的机会。洪建国教提到,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因为花生过敏的人多,英国政府呼吁孕妇和小孩子不要吃花生,以减少花生过敏。但是,自从减少孕妇和小孩接触花生以后大概10年不到的时间里,过敏的人反而增多了。
洪建国教授解释,人类进化到现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人体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如果开始没有得哮喘的人通过接触或者食用这些东西,逐渐形成对它们的耐受,这样可减少过敏的发生。
按照上述说法,那是不是说对猫狗已经过敏的哮喘可以通过接触猫狗达到耐受呢?洪建国教授强调,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对猫、狗过敏的人得了哮喘是一定不能跟猫、狗接触的,如果已经发生过敏,就要完全回避,因为这个已经是发病的诱因了,既然知道诱因就该回避。这跟耐受是两个概念。
洪建国教授说:“对于过敏的病人不要让他耐受,锻炼是锻炼不出来的,只会加重过敏。如果测试出来对这个猫狗是过敏的,再去接触猫狗对患者没好处。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出生下来,家里就养了这个猫狗,继续养下去可能使他发生哮喘的机会是减少的,这个就是耐受。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好比是一张白纸,经过不断接触以后,慢慢地就可以接触这个东西了。”
有人会问脱敏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有用吗?洪建国教授说:“比如螨过敏了,从螨里面提炼出来的蛋白多肽,用来不断地刺激你,使身体产生一个保护作用,这就是脱敏治疗。”目前我们国内主要的脱敏是对螨虫脱敏,如果哮喘是螨引起的,螨的回避也做不到,要用很大的药物剂量才能控制,这个时候建议去做脱敏治疗。如果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过敏,按照螨过敏去脱敏治疗,成功率是很低的。“目前全世界做出来的脱敏治疗,它的有效率不会超过70%,因为影响哮喘发病的因素比较多。”
洪建国教授建议至少要五六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脱敏治疗,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他可以及时反馈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儿童的免疫系统要到7周岁才达到成人的水平,7周岁以前孩子的免疫系统是不成熟的,用成人得出来的结果在这些孩子身上用的话,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洪建国教授介绍,脱敏治疗到目前为止不是哮喘主流的治疗方法,主要因为过敏原复杂、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而主流的治疗方法是坚持长期使用抗炎类药物治疗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以及进行环境控制、增强体质、减少感染等非药物治疗。因为哮喘是一个慢性疾病,就算没有症状的时候,它的炎症变化、病理变化还是有的,一旦有一个触发因素就可以诱发哮喘。
专家介绍
洪建国,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变态反应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理事、儿科学会委员、
上海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家组成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副总编辑,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和欧洲呼吸学会(ERS)会员。曾获WHO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进行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主要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和主审著作5本,参编著作5本。担任多本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和特约审稿人。
从医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急救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率先在儿科领域内开展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参与制定了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执笔者之一和通讯作者,是国内第一个吸入储雾器的研究者之一,制定了“上海地区学龄儿童肺功能正常值及预计值公式”,在国内小儿呼吸界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