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治疗消灭癌细胞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

发布时间: 2016-03-02
兰平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41岁的张先生在最近半年持续出现“解粘液血便”的现象,于是张先生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肠镜检查,检查后发现了直肠肿物,且肿物距离肛门只有2cm,病理检查后也提示有肿瘤细胞。于是张先生慕名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兰平教授就诊,被确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且“超低位直肠癌”。然而通过放化疗和保肛手术后,病理竟然提示肿瘤细胞已经完全消失了,这难道是使用了新的治疗方法吗

新辅助放化疗后 直肠癌细胞竟消失了!

张先生找到兰平教授之后,兰平教授对病情进行了详细完善的评估,确定肿瘤的临床分期为T3N0M0。经中山六院“直肠癌多学科联合门诊”讨论,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以及治疗规范,兰平教授建议张先生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再做手术。在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沟通后,张先生接受了此建议。在进行了规范的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随后兰平教授团队成功对张先生施行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经过对手术切除标本的详细检查,发现患者竟然达到了病理学完全缓解!

所谓的病理学完全缓解,通俗点说就是肿瘤完全消失了!张先生的主管医生练磊副教授介绍到,一般情况下,完全缓解的患者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仍然有可能找到癌细胞。但是,大约13%-20%的患者在做手术切除后,不论是肉眼还是病理学家的显微镜都找不到肿瘤细胞了,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简称pCR)。

目前大部分的观点认为, pCR(病理学完全缓解)是个好现象。如果肿瘤完全消失,连显微镜都找不到癌细胞,那是否就不需要手术了呢?是否就可以“等待观察”了(wait and watch)?兰平教授解答说,pCR后如何处理,目前临床还存在争议,遗憾的是,现在想要判定是否是pCR,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才行。一般而言,肿瘤小、组织分化良好的患者可能更容易达到pCR。兰平教授表示,目前中山六院对于pCR现象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已初现成果。今后,中山六院也将跟国内外同道一起,努力寻找预测pCR的办法。

新辅助治疗提高保肛率 降低局部复发率

目前对于结直肠肿瘤,主要有两大治疗手段:手术、辅助治疗(放疗、化疗)。这次治疗中“大显神威”的新辅助治疗已经不是首次现身了,而所谓的“新”其实是相对于传统辅助治疗相对而言的。中山六院也是国内对直肠癌实施新辅助治疗最早的肿瘤治疗医院之一。

练磊副教授介绍到,传统的治疗模式是“见瘤就切,切了再决定是否化疗”。如果是有淋巴结转移,就考虑做放化疗(辅助治疗),我们姑且称之为“旧辅助治疗”。这种模式目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恰当的。但临床医生们经过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后发现,对于中低位直肠癌这一特殊的临床情况,使用“先进行放化疗,再做手术切除肿瘤”的策略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目前的临床治疗指南均推荐先做辅助治疗,再做手术。这种放在手术前的辅助治疗,就被称为“新”辅助治疗。临床医生们惊奇地发现,实施新辅助治疗策略治疗直肠癌后, 更容易产生pCR现象,也就是说不论是肛门指检、肠镜还是做CT或者磁共振(MR)都找不到肿瘤细胞了。

目前直肠癌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在广州肿瘤疾病谱上,直肠癌的攀升速度也是最快的。直肠癌一般由息肉演变而成,遗传性大肠癌也越来越常见。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可能让患者丧失肛门,术后终身佩戴造口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灵蒙上阴影。兰平教授指出,“目前临床研究及经验表明,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如果术前临床分期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或者局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建议实施新辅助治疗,这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目前这个治疗观点已经被写进权威的美国NCCN指南以及我国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其中中山六院汪建平教授、兰平教授为专家组成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