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约有4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超过200万人在中国,将近一半的帕金森患者都在我们国家内,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很多人对帕金森病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闻“帕”色变。为了让更多患者对帕金森病有更好的认识,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来临之际,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张世忠教授,向他了解更多关于帕金森病的知识。
正确认识帕金森症
帕金森病已成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1817年,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发现一些老年人经常有手足震颤、身体发僵、行动迟缓等症状,称其为“震颤麻痹”,以后其他医生就用“帕金森病”来描述这种病人。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由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00万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加上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帕金森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影响寿命吗?
很多人提起“帕金森病”就感到恐慌,因为目前帕金森病还不能完全被治愈。但是过度的恐慌是没有必要的,一来帕金森病发展缓慢,不影响寿命,二来目前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治疗手段,已能较好地控制帕金森病情的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帕金森病逐渐发展到晚期,帕金森病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如肺炎的发生、瘫痪、晚期的抑郁等,这些并发症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因此张世忠教授强调:帕金森病人早期的合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尽早启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对疾病的延缓很有帮助。
帕金森病与抑郁症联系有多紧密?
除了常见的并发症外,抑郁症也是威胁帕金森患者生命健康的一大问题,帕金森病常常会伴随着抑郁症。张教授表示,据相关资料显示,30%—40%的帕金森患者同时会患有抑郁症。但是,对于帕金森患者出现抑郁症却尝尝被人们忽视。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自杀!
因此,家属要密切留意患者是否有情绪低落、不愿交流等抑郁的病症。患者一旦出现抑郁的症状,要及时地开导、安慰,帮助患者舒缓内心的焦虑、恐惧,减轻患者的抑郁。毕竟家人的支持与照顾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这会对缓解抑郁症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么,是否帕金森患者接受治疗病情好转后,抑郁症也会随之好转呢?张教授表示这并不绝对。有些帕金森患者产生抑郁症,是由于帕金森病带来肢体僵硬、手脚无法控制等情况,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这时候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部分患者在成功通过帕金森的治疗手术(比如脑起搏器手术),当帕金森病的症状得到改善后,抑郁症也会得到改善。
但有部分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在手术后抑郁症反而有可能加重。张教授提到一个案例,一名患者经过治疗手术后,帕金森的病情得到好转,但是抑郁症却越发严重,最后不堪抑郁症的困扰而选择了自杀。因此帕金森病情好转就一定能治好抑郁症这种说法是不绝对的。医生在对患有抑郁症的帕金森患者进行手术前,会有一定的考量和评估,有些伴随严重抑郁症的患者甚至不建议手术治疗。
对抗帕金森,及早治疗是王道
如何及早发现帕金森病?
静止性震颤常为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一侧手脚震颤等。二是肌肉僵硬。患者会感受到关节僵硬和肌肉发紧。三是行动迟缓。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变慢,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
当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帕金森病患者在走路和姿势上都会与正常人不同,如步伐逐渐变小变慢,走路变成“小碎步”,而且由于肢体僵硬,容易跌倒。如果出现以上情况,更要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关爱患者,为什么从“及早治疗”开始?
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对症的手段。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张教授表示,患者常常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既然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被治愈,那早治疗和晚治疗都是一样的后果,干脆等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才开始治疗。这样的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现在国际治疗的新理念是提倡金森病一旦确诊,应立即启动治疗。早治疗能让绝大多数的病人延缓病情的发展,让病情相对稳定。
个性化治疗,对帕金森病控制效果更好
另外,张教授一直强调:治疗帕金森,最好要有专业的医生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是不相同,即使在患上同一种疾病后由于病发原因、表现症状、病情程度等的不同,所适应帕金森的治疗方式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制定治疗措施的时候,医生及患者自己都要重视治疗个性化的重要性。比如,药物治疗一般要根据患者年龄、工作性质、疾病类型等决定用药。以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会对患者病情的控制起到更好效果。
脑起搏器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外科疗法
近年来,脑起搏器治疗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突破。很多患者提起脑部手术就怕,宁愿拖着用药物治疗来勉强稳定病情,也不敢轻易动手术。其实帕金森病患者在最佳时机就要选择最合适的疗法。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等,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及时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能更好改善患者症状。
脑起搏器治疗是一项相当安全成熟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它是把电极植入预订的脑内目标区域,再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到神经刺激器,该神经刺激器一般是指如胸部皮肤之下,其大小和心脏起搏器相似,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
脑起搏器治疗技术在欧美各国已经相当成熟。许多研究报告也证明其疗效显著,手术后许多患者的服药量可明显减少,而且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脑起搏器手术的医院之一,也已经累积了十多年的经验,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术后很多患者手脚不那么抖了,肢体僵硬的情况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关爱帕金森患者,从提倡“及早治疗、个性化治疗”开始。其实只要治疗护理得当,患者的人生也可以重新焕发光彩,最主要是明确及早治疗的观念,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打好“帕金森”这场持久战。
专家介绍:
张世忠,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外科林工作20余年,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治疗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国际上首次应用氩氦冷冻系统治疗脑胶质瘤,通过氩气和氦气对肿瘤细胞的粉碎,以调节自身免疫反应,并得到国际上和国内的肯定,取得显著疗效,并与美国十余家医院交流。主要致力于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曾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做帕金森病手术,目前已完成帕金森病手术逾1000例。现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