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近年常能看到年轻人猝死的新闻,不少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工作、运动时的突然死亡。年轻人的意外死亡本来就让人痛心,而究其原因竟多是心脑血管的问题,这类原本被认为只有老年人会患的疾病如今越来越多的在年轻人的身上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罗年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表示,一个病人突然死亡一般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心脏的问题,第二种就是脑的问题,而心脏的问题更为常见。
在心脏问题中最容易导致病人突然死亡的有两种,一种是心律失常,另一种就是冠心病,而心律失常又与冠心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冠心病可以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逐渐年轻化 活动后胸闷尽快筛查冠心病
过去,冠心病仿佛是一种中老年专属的疾病,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而如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轻。在罗年桑副教授从事冠心病诊治的20多年中,接手过26岁的女性心梗患者,3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如今也非常普遍了。
冠心病给人的印象就是发病的时候心脏突然疼痛,但其实发病前,冠心病就已经有征兆了。罗年桑副教授表示,冠心病的症状和活动有关,如果活动、走路后感到胸闷,特别是左胸中上段的位置闷,就要警惕是否有冠心病的风险。
如果产生了活动后胸闷的症状,千万不要拖延,最好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心血管门诊就诊。如果是坐着感觉胸闷,但活动一下反而舒服一些,这种症状应该可以排除是冠心病。
冠心病支架手术易被误解 目的在于扩张狭窄血管
支架手术是冠心病治疗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也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已经有很多人从支架手术中获益,但依然有人对支架手术存在很多的误解。
罗年桑副教授表示,我们家中都会有很多水管、水龙头,用于日常的供水。心肌也需要血液供应,而冠状动脉就相当于水管,为心脏、心肌输送血液。但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供血就容易出现问题。冠心病支架手术就是通过在血管中置入“支架”的方式,将狭窄的血管扩张开,让不正常的血管变正常。
血管狭窄程度不是实施支架手术的唯一标准
一般认为,如果冠状动脉的狭窄不超过50%,对正常的供血影响不大,一般不诊断为冠心病,也就不需要做支架,但是不是狭窄超过50%就一定要做支架手术呢?罗年桑副教授介绍说,临床上要求血管的狭窄程度超过70%时才考虑放置支架。但很多患者或家属会单纯的依靠狭窄程度来判断是否应该放置支架,但其实,狭窄程度并不是放支架的唯一原因。
比如,狭窄的原因是由于血管中形成了斑块,特别是斑块的位置或状态并不稳定,容易破裂出血造成生命危险;或者血管发生溃疡,或者有夹层容易闭塞,这些情况下即使狭窄程度没有那么高,也可能需要放支架。有些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有70%-80%,但病变较为稳定,医生也可能考虑不放支架。
另外,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支架是含有金属成分的,但金属成分的支架可能会产生血栓问题,因此做支架手术之后,为了降低血栓的发生,需要非常严格的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玻立维,这类药物很难避免消化系统的副作用,特别是使用阿司匹林时严重还会产生胃出血等情况。因此,如果患者曾经做过胃部手术,或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做支架手术也要特别的谨慎。
最后,如果患者在放完支架的一年内需要做其他外科手术,可能就要面临药物调整的问题。因此在做支架手术前,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近期还有做其他外科手术的计划。
罗年桑副教授强调说,支架手术实施前的诊断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实施中的技术也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究竟要不要做心脏支架手术,还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支架手术后要严格用药 抗血小板药物至少用一年
罗年桑副教授表示,门诊中有不少病人在手术后服药一个月或一年后不再服药,然后出现了不适的症状,这都是用药不规范造成的。
所谓的“支架”和大家头脑中的水管或钢管形象有所不同,真正的血管支架是网状的,像是家里防蚊用的纱窗卷起来一样。支架放置到血管中后会紧贴血管内膜,而内膜上的纤维就可以附着在支架表面。三个月左右,血管内膜就可以将支架包埋覆盖了,这样支架就变成了血管内膜的一部分。当然,每个患者都可能有不一样的情况,有些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让血管内膜完全覆盖支架。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做完支架手术后的三个月内是最需要严格要求用药和护理的,三个月之后就达到了相对安全的时期,这时如果有其他外科手术或其他疾病的治疗,就可以联系医生调整冠心病的用药。而一年之内都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一年以后可以再次调整用药。
抗血小板药物:一般抗血小板药物有两种,这两种药物要在手术后的一年内严格遵医嘱服用。一年后可以从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中选出一种继续服用,另外还需要服用调脂药物。
调脂药:调脂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降脂药,冠心病和血脂、血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也需要根据患者本身的血脂情况来调整降脂药的药量,每三个月到半年需查一次血脂和血糖。
心肌药:如果冠心病患者不仅仅有血管问题,还存在心肌问题时,还需要服用心肌改善药物。
做支架手术仅仅是把狭窄的血管扩张,并不能治愈冠心病。罗年桑副教授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做了支架手术就万事大吉,支架不能替代药物,药物治疗依然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冠心病患者要避免高危因素 支架手术后不影响运动
冠心病患者在完成支架手术后,当然还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作息,但这并不是由于手术造成的。罗年桑副教授表示,冠心病的发生本来就与生活习惯有关,特别是吸烟、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工作压力大以及长期情绪不佳,都可能是冠心病的诱因。罗年桑副教授提醒广大冠心病患者,不论是否做支架手术,冠心病患者都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罗年桑副教授介绍说,支架放置后,患者通常要服用3-5种药物,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可能造成胃、食管的反流、不适,这时如果活动一下就可能有所缓解,所以患者不需要担心这种不适是支架置入造成的异物感。
还有不少患者担心,支架放进去后会不会容易掉出来,运动会不会受到影响。罗年桑副教授表示,支架放置是紧贴在血管内膜里,即使直接扯都不一定扯出来,因此患者完全不用担心支架对运动、跑步有影响。
指导专家:罗年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心导管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
1994年自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1999年始从事心脏病介入诊治工作,专长于冠心病介入诊治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每年完成冠脉介入治疗200余例,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极少。熟练掌握冠心病介入诊疗常见仪器操作。每年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0余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近三年来多次受医院指派赴多家医院开展冠脉介入诊疗帮扶工作。
特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等。专长于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