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心肌梗死 将有标准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发布时间: 2017-04-09
张敏州 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而心肌梗死正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4月8日,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在广州召开的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7中西医结合论坛上了解到,未来20年间中国将新增2100万急性冠脉事件,发生700万例心源性死亡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并未随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这表明我国迫切需要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大会主席、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敏州教授在当天召开的大会上指出。据悉,这一论坛的举办正是直击“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中医预防、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推荐,从而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规范使用中医药,并为明年4月将正式发布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做好筹备工作。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广东省中医院承办。陈可冀院士、张伯礼院士、吴以岭院士、葛均波院士为该论坛的名誉主席,张敏州教授为大会主席,具体围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进行学术交流。

应对心肌梗死 “专家共识”上升为“诊疗指南”

当天的大会可谓学术大咖云集,围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做了颇具分量的讲座,包括葛均波院士《泛血管医学的发展与展望》,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霍勇教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从技术到体系》、张敏州教授《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以及马长生教授《心血管疾病互联网管理模式》等精彩讲题。内容涵盖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冠脉介入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尤其着重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循证成果等进行学术交流。

当天的大会正值中西医结合论坛举办五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回顾了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的标准化建设之路。2014年,由陈可冀院士、张敏州教授、霍勇教授联合国内心血管领域62位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365心血管网联合发布,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有力促进我国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的提高。

随着循证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在2015年举办的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成立了全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中医院又牵头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指南的制订引进了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编写思路和方法,整合和吸纳了国内外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的经验。

张敏州教授表示,“从《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的发布到全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的成立,再到《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发布,实现了从心肌梗死“专家共识”到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指南的跨越”,有力促进我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提高心肌梗死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从而规范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的方案,提升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的整体水平,在我国中医药循证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明年4月,我们还将发布《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举措!”

中医药防治急性心梗优势明显

针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医药在哪个方面、哪个环节能发挥其优势和疗效?张敏州教授表示,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日常生活中,药膳、运动疗法等中医方法对于早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能起到有效地干预,延缓心血管病的发生;其次,对于血管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通过中医药的调理,能起到稳定作用;最后,在治疗心机梗死中,中医药的加入能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广东省中医院,其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团队完成了全国中医系统中的两个“率先”:最先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最早开通24小时全天候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通过坚持中西医结合方向,发挥中医药优势,该院在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张敏州教授本人就曾为97 岁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安度百岁,为104 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植入心脏支架,创造了医学的一项世界纪录。而由他本人领导的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以数据证明了中医药在防治急性心梗中的关键作用。

2012年,张敏州教授牵头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评价”研究,由全国八家三级甲等医院协作完成,根据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分为治疗组(194例)和对照组(405例),路径组的治疗方案以益气活血为主,对照组以活血化瘀为主,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证实,通过实施益气活血为主的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平均每例患者住院费用降低4820元,住院时间减少3.5天,累计为社会节约了135万元的住院费用,减少了983个住院日;同时,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减少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负担,这是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益处的力证。

2014年,该团队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痰瘀同治立法的丹蒌片预负荷对急性心肌梗死围术期心肌损伤的预防作用,同时观察其对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心功能、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该研究以严格的RCT证据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前,给予丹蒌片预负荷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课题组通过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辨证治疗及益气活血法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药干预研究》获2015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