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闭塞如何治疗?专家: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

发布时间: 2017-05-31
黄勇慧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静脉闭塞是由于静脉中血液粘稠度过高而引起的静脉堵塞,通常可引发静脉曲张,甚至出现肢体肿胀。除了病理性原因,静脉闭塞通常是因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淤积下肢所致。据黄勇慧副教授表示,治疗静脉闭塞常用介入治疗。但很多人不了解介入治疗的过程: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会产生并发症吗?安全性高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黄勇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专科副主任 副教授

介入治疗静脉闭塞安全性高 患者无需过忧

静脉闭塞需要把这个血管再通,让静脉血流回到心脏去,最主要的介入方法我们称之为“血管成形术”,血管成形术就是将本来一个堵死的血管恢复到原来的管道特征。

常用的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有些患者常担心介入治疗会有并发症。对此,黄勇慧副教授表示,所有的治疗都不可能没有并发症,只是说它的发生率高低,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其实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是一个微创治疗。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危险,比如说,因为我们的静脉壁非常薄,不管是大静脉、小静脉,还是周围的静脉,它的静脉壁都非常薄。而我们的介入操作虽然有造影、有透视的指引,但我们不能亲手摸到这个血管壁,那么在球扩的过程中间,有可能出现静脉破裂或者穿透静脉的情况。但是随着现在技术的改进,比如说现在有带膜支架,也不会发生太严重的问题。

术前检查十分重要 可减少并发症风险

此外,术前的检查非常重要,术前对静脉重睑的三维CT、血管内超声等检查,去判断静脉原始腔是否存在,然后三维CT就判断这个闭塞静脉的两端静脉的走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介入操作的并发症风险。

专家简介:

黄勇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专科,放射介入专科副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广州市抗癌协会第三肝胆胰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分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栓与抗凝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