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 专家:警惕6个骨质疏松治疗误区

发布时间: 2017-07-19
罗斯敏 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症状,悄无声息地发生着。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导致骨折,骨折后老年人生活难以自理,生命质量严重下降,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有不少患者会陷入一些治疗的误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罗斯敏希望通过家庭医生在线提醒广大骨质疏松患者要注意避免以下治疗误区,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质量。


罗斯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误区一: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认为出现骨质疏松因为缺钙引起的,所以认为补补钙就可以治好了。事实并非如此,罗斯敏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患者需要清晰认识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骨质疏松最主要的防治目的就是提高骨量和增加骨的强度,避免骨折的出现,避免骨折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误区二:盲目补钙

许多患者发现自己患上骨质疏松后,便盲目补钙,钙片、口服液、牛奶......多管齐下,这样心里才踏实。罗斯敏副主任医师提醒道,并不是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通常人体每天只需要6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会变成骨骼,相反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高钙血症,还可能会引起肾结石。

误区三:常喝骨头汤补钙

国人讲究以形补形,许多人认为骨头含钙量高,所以常用慢火熬骨头汤喝补钙。罗斯敏副主任医师指出,实验结果表明,骨头汤的含钙量并不高,相反,长时间熬制的骨头汤里嘌呤和脂肪含量非高,经常饮用还有可能导致尿酸和血脂增高,损害身体健康。

误区四:放弃接受治疗

临床上发现不少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没有接受治疗的必要。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如果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稍有不慎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骨折,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老年人如果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褥疮等一系列问题,罗斯敏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误区五:擅自停药

钙质的补充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现吃不吃药都没有差别,不痛不痒,于是擅自停药。罗斯敏副主任医师表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骨质疏松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骨折的出现,如果患者等疼痛好转了就停止治疗,达不到逆转骨质流失和预防骨折的作用。

误区六:宜静不宜动

“患有骨质疏松,骨头那么脆,还是少运动比较好,以免骨折。”有这种想法的骨质疏松患者也不少见,那么骨质疏松患者是不是真的少运动好了?罗斯敏副主任医师的回答是否定的,相反骨质疏松患者应该积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骨路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同时还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专家简介:

罗斯敏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肿瘤专业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骨科和关节外科临床工作,具有10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四肢创伤骨折、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与关节畸形、运动损伤、各种关节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在香港玛丽医院、新西兰关节中心等接受人工关节新技术培训,掌握了关节疾病的规范治疗和手术操作,且在人工关节及翻修理论和手术技巧上有独特的见解和造诣。近年来致力于干细胞治疗骨软骨缺损修复的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篇。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