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跟什么有关? 女性产后才会发生吗?

发布时间: 2017-07-18
龙腾飞 主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盆底支持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问题是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能大笑、不能咳嗽、不能打喷嚏,只要身体一受压就会小便失禁,尿频、尿急,苦不堪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跟什么有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龙腾飞医生表示,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18-20岁以前,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非常低,往后是呈线性的增长。20多岁以后的女性往往要经历怀孕生子的阶段,怀孕就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怀胎十月,胚胎逐渐长大,重量也是不停地在增加,不停给盆底造成压力。而且,怀孕以后我们人体这种力学会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四个生理弯曲传导到骨骼、膝盖到腿,再传导到地面去。可怀孕以后,腰区、骶区会往前,过度前倾,压力就会往前,然后再反射到盆底上。往前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就是妊娠纹。皱纹在腹壁上么再反射到盆底,盆底承受到的压力就会越大。久而久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使盆底逐渐受到损伤。早期会出现了一些消化症状,怀孕中晚期出现咳嗽后的漏尿等等。

有不少网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剖宫产是否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龙腾飞医生表示,怀孕本身就会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最后分娩的方式对它的影响,实际上要根据情况来讲,顺产就像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对盆底这些肌肉、筋膜韧带产生一个剧烈的影响,甚至会有撕裂。很多女性分娩时会阴侧剪或者撕裂,撕裂最严重的话有四度,时间长了会造成解剖结构的改变,对盆底的功能肯定是有影响的。可是,剖宫产就不会影响盆底功能了吗?剖宫产虽然最后分娩的时候不是从阴道出来,但孕妇同样经历了怀胎十个月,也对盆底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了。不过大部分女性在产后一年里面,绝大多数能够恢复盆底的一些功能。可是,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紧致程度,但是它的功能恢复到60%-80%。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