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等死半年未果?原来是脊柱结核被误诊!

发布时间: 2018-03-23
沈慧勇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医生,我已经在家等死半年多了,但感觉我的病又好像没有那么糟糕……”这是老谭走进诊室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接诊老谭的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沈慧勇教授,对着这位全国著名的脊柱肿瘤专家,老谭迫不及待道出来意:“我现在是鼓起巨大的勇气,特例跑到大医院碰碰运气,希望您能帮帮我……”原来老谭早在六个月前因为腰背痛就做了MR(磁共振检查),并被考虑为脊柱肿瘤。由于经济上无法承受脊柱肿瘤的巨大治疗费用,且被医生劝说,一旦骨头有转移都是晚期,无论怎么治疗都不能治愈。老谭一听此言,便与家人商量好放弃治疗,打算返回家中安度余生。哪知,这腰痛虽一直都伴随着老谭,却未曾有太大变化,更没有医生说的严重症状,老谭动摇了,抱着一丝希望踏进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寻到沈慧勇教授诊治。经过沈慧勇教授及其团队的详细检查,最后确诊老谭为脊柱结核。

无独有偶,因腰背部疼痛2个月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就诊的老李也是同样的情况,好在老李脊柱结核表现典型,不似老谭那般麻烦,进行腰椎X-ray检查,发现腰4/5椎间隙塌陷。但由于老李椎间隙及椎旁脓肿明显,并且脊柱结构破坏导致局部不稳定,既不利于局部病灶吸收,又有导致神经受压的风险,如若这时进行传统手术,即前路经腹膜外清除病灶植骨,然后后路切开钉棒内固定,前后都是开放手术,将会对老李产生很大的创伤。经过详细讨论,沈慧勇教授及其团队决定利用腹腔镜为老李实施前路清理病灶植骨、后路经皮内固定手术,由于前后均为微创手术、创伤小,老李很快就能下地活动。


老李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因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建立的脊柱病灶多点穿刺组织活检技术至关重要,对于病理切片找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以及涂片发现抗酸杆菌有着非凡意义,是区分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利器。二是因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开发的腔镜下微创病灶清除及后路经皮内固定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处理脊柱结核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结核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靠早期、联合、规律、足疗程应用抗结核药物,但是脊髓压迫导致的瘫痪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即使用药期间也难以避免,所以脊柱结核何时需要手术及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是对脊柱外科医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而腔镜下微创病灶清除及后路经皮内固定技术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脊柱患者而言又是一大福音。


根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沈慧勇教授介绍,结核病与贫穷紧密相关,旧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现在,我国的结核防控体系非常健全,结核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明显下降。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以及艾滋病等自身免疫缺陷病控制欠佳等综合原因,使得近几年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又有抬头的趋势。其中,不典型结核患者常容易被误诊。以老谭为例,这种不典型的脊柱结核,抽血检查可能是完全正常,又发病在45~60岁, MRI也没有明显的冷脓肿形成,有时会伴有体重明显下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脊柱肿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王鹏副主任医师同时也提醒患者,骨与关节结核只有1/5左右合并肺部结核,单纯脊柱结核不具有传染性。但是,脊柱结核药物治疗时间长,治疗期间要不断复查,避免肝、肾及听力等功能遭受严重损害。值得注意的是,脊柱结核经保守治疗康复后,大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有3%~5%局部后凸可达到6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外观。对于这部分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无效的,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据悉,老谭于2018年3月中旬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现在正在家中进行抗结核治疗,大约两周后将返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手术。

医师简介:

沈慧勇,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广东省强直性脊柱炎综合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广东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所长。特长:脊柱骨盆肿瘤en bloc(整块)切除、脊柱畸形矫正、强直性脊柱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外科疾病。

王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杜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中心副主任,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特长: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脊柱退变及遗传因素所致的驼背畸形有深入的研究。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