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虽无痕,秋意正浓。人们在尽情享受秋天带来的凉爽和惬意之时,也应倍加小心一个可能不请而来的“秋老虎”:脑卒中。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2018年10月29日是第13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为“战胜卒中,再立人生”,并提倡“早诊早治”这一口号。
预防脑卒中,警惕“小中风”
脑卒中,也被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由于发病急骤,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故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因此,在秋冬交替之时,要特别注意脑卒中的预防工作。
彭英教授提醒,脑中风是有“小提示”的,譬如频繁发生的头晕,反复发作的肢体麻木、无力等,甚至还有一些“小提示”是发生在睡眠之中。其实,无论有无“小提示”,其根本“源头”不外乎这几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量烟酒等。因此,想要针对“源头”进行预防,就得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尤其需要注意,并不是脑血管筛查没事儿,就不会得脑中风了。”彭英教授强调,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尤其需要做好抗凝治疗。
防治“小中风”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有些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现象,表现出中风信号,但是几秒后就恢复正常了。其实这是短暂性脑缺血,也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彭英教授表示,“小中风”虽然不会造成明显的脑组织神经功能损害,但是也要长期吃药,以防进展为脑卒中。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管栓塞。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每天需饮水2500毫升左右,可饮白开水或淡茶水,或是吃蔬菜水果。此外,体位改变时,特别是夜里起夜,动作一定要和缓。彭英教授举例道,可以选择躺在床上用手掌擦脸按摩30下左右,接着用空心掌轻力拍打额头、头顶和太阳穴部位共30下左右,然后才下床。
坚持“早诊早治”,把握“黄金期”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典型“四高”特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大众健康。彭英教授表示,对于突发脑卒中患者,应坚持“早诊早治”,把握“黄金期”。
如家中有突发脑卒中患者,家属除了马上打120、呼叫救护车外,应将患者平卧、头稍抬高,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通畅,使患者保持安静;切勿乱服药物和其他食物;若患者发病时已意识不清,此时切勿强行灌服任何药物,以避免发生误吸、窒息,可待急救医生到场后进行专业处理。
面对突然中风病人,立即送医院(越快越好),这是因为在时间窗内(4.5小时内),可以通过溶栓治疗,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一定不能拖延,时间就是生命。”彭英教授透露,一般在8小时内取栓效果较好。尽管国际新的指南将取栓时间延长至12或24小时,但经验告诉我们,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统计显示,曾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病的风险是从未患过脑卒中的普通人群的九倍。彭英教授提醒,这类患者应遵循医嘱,坚持服药。原则上,得过脑卒中的病人是要终生服药的。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肥胖病人重点控制血糖、降血脂、 减肥等。若经专科医生判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或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在排除禁忌症后,需长期口服抗栓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预防中风发生和复发。
不可置否,阿司匹林乃为治疗脑卒中“主力”。彭英教授表示,阿司匹林虽可以抗血小板聚集,价格便宜效果好,但同时也会刺激胃,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忌用,可选择波立维、泰嘉以及西洛他唑替代。
医师简介:
彭英,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教研室主任、神经科主任、脑血管病专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脑血管疾病、老年性和血管性痴呆、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毒性和放射性脑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