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将迎来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此次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目前,我国的听力残疾人高达2780万,而每年的新生听障儿童就有2-3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的王小亚副主任医师表示,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若能及时发现这些新生的听障儿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病情好转,并且与健听儿童一样成长。
降低听力障碍儿童数量的重点:做好听力筛查!
保护儿童的听力,应该从宝宝刚出生就开始做起,王小亚副主任医师表示,国家有规定,凡是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生和接诊的所有新生儿均列为筛查对象,而听力筛查严格遵守国际上所提倡的“1-3-6”原则:
1、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在医院就要接受第一次免费的听力筛查,来判断宝宝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2、若宝宝的初筛没有通过,那么在宝宝满42天后,将会回到出生地进行第二次听力筛查;
3、在第二次听力筛查中又没有通过,宝宝满三个月将在听力转诊中心接受听力学诊断,确诊听力障碍的宝宝,在六个月内接受听力学的干预。
王小亚副主任医师表示,儿童听力障碍能恢复多少,并不在于儿童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而在于其接受干预听力障碍的时间,这也是国际上提倡遵守“1-3-6”原则的原因:孩子越早诊断就能越早进行干预。
筛查发现问题,如何干预?
如果做了听力筛查,宝宝三个月前就诊断出来听力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干预,让孩子听力得到康复。而听力障碍的干预手段,也需要根据宝宝的听力损害程度而定,想要检测宝宝的听力损害,也只需30-60分钟即可。若孩子的听力损害在重度以上,那么是建议植入人工耳蜗的。例如:宝宝通过早期诊断就检查出了听力问题,那么在宝宝3个月就可戴助听器,等到了10个月以上再做人工耳蜗。在10个月之前,如果孩子对巨大的声音是有反应的,都建议早戴助听器,因为只要他能够听到外界的一些声音,就都能够刺激到其感音神经的发育。而这些带了助听器的孩子,在10月后做人工耳蜗,也会比那些不带助听器的孩子恢复的更好。
另外,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儿童,例如: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1.5千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或者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过耳毒性药物等情况的新生儿,即使第一次听力筛查通过了,也建议严格随访到三岁,以确保及时掌握儿童的听力情况。
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王小亚副主任医师表示,其实儿童听力筛查也是存在弊端的,因为并不是每个通过听力筛查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会出现听力障碍问题。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们又该如何及早发现孩子存在听力障碍问题,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干预治疗呢?为此,王小亚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些便于家长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问题的方法:
1、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反应不明确;
2、语言发育迟缓,落后于同龄孩子;
3、大一点的孩子说话不清晰,咬字不准;
4、会说话的宝宝突然不说话了;
5、交流中容易听错,反复问话……。
由于很多存在听力障碍的孩子,在早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只是语言发育不好,而她们的智力是好的,因此很难让家长会怀疑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另外,听力中轻度障碍孩子的表现,会容易与多动症、自闭症等一些行为障碍所混淆,因而容易让孩子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时刻留意孩子的动向,若发现孩子出现了类似王小亚副主任医师所说的异常现象,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先天性耳廓畸形可以矫正!
在儿童耳朵的先天性问题中,除了听力障碍问题,还有一个耳廓畸形的问题,也是值得被人们所关注的。耳廓畸形就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畸形,出生一月大时畸形率约10%,常见的例如小耳畸形,招风耳,杯状耳,环缩耳等等。以往如果遇到以上畸形需要孩子等到六岁以后通过手术改善外观。而如今新生儿耳廓无创矫形,孩子出生1周后可安装矫正用耳模型进行早期无创矫形。其原理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2月内耳廓软骨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利用力学牵拉塑性,佩戴矫形器2-6周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宝宝出生后如果发现耳廓形态有异常,家长在观察3-7天后若无显著改善,则建议进行无创矫正技术,越早处理效果越好。
爱耳日走过20个年头,它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听力障碍儿童,深入了解听力保护知识及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对于听力障碍儿童的帮扶上,国家政府及太阳基金、爱的分贝等社会救助组织,也为此也付出了更多的心力,更加完善了对听障儿童的救助政策,以帮助更多儿童能够避免更严重的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