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领域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称为最难的手术之一。当患者合并高龄、营养状况较差、体重仅39公斤等高危因素时,手术难度更是升级。但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主任殷晓煜教授“请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70多岁的壶腹部肿瘤患者施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仅50ml,术后第3天患者开始进食流质,恢复良好。
殷晓煜教授操控手术机器人
70多岁阿婆患壶腹部肿瘤 “机器人”出手相助
70多岁的麦阿婆来自广东湛江,3个月前出现眼睛、皮肤发黄伴皮肤瘙痒,开始时未予重视。随着症状的加重,麦阿婆消瘦严重,体重减轻达10公斤,家人才赶紧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初诊为壶腹部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肿瘤的标准根治术式,然而该手术复杂,切除器官、组织多,切除肿瘤后还要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加上麦阿婆高龄、病程久、营养状况差,手术风险太大,当地医院没有用手术切除治疗,仅采用胆管引流手术(PTCD)帮麦阿婆缓解黄疸。
为进一步治疗,麦阿婆和家人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完善各项检查,麦阿婆明确为壶腹部肿瘤。
考虑到麦阿婆高龄、营养状况较差,胆胰外科主任殷晓煜教授制定了严谨的治疗方案。“患者来到医院时,存在明显营养不良,体重仅39公斤,所以先安排入院,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改善病人身体状况。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采用微创方法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以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经过细致评估和充分术前准备,殷晓煜教授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的方法为麦阿婆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50ml。术后麦阿婆恢复顺利,3天后就可进食流质。
更为安全可靠,机器人手术优势明显
这并不是殷晓煜教授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第一次成功,截至目前为止,殷晓煜教授已经成功开展机器人各种胰腺、胆道及肝脏手术近250台,也是华南地区首位手术量突破百例的肝胆胰外科医师。
“和传统微创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更安全、可靠。传统腹腔镜虽然具有3D,但只是虚拟的,需要佩戴眼镜获取影像。而且医生术中长时间处于虚拟3D视野,眼睛会逐渐产生疲倦感。而机器人裸眼3D效果可最高放大10倍,术中解剖影像清晰,让医生更清晰处理视野放大后的微小血管。机器人器械末端还具有仿真手腕,可随意旋转,最大达到540°,有利于手术操作,主刀医生可坐在操控台前操控,相对传统更节省体力操控手术。”
对于患者来说,机器人手术有利于复杂的手术操作,缝合、吻合、出血控制,术中出血明显减少,而且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效果及美观性明显提高,对于某些高龄患者及高危患者,机器人操作灵便,可规避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去年,我们就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方法,成功为一位80岁的高龄患者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采用机器人手术,由于机器人手术需要往腹腔打入二氧化碳,让腹腔充盈鼓起,以方便机器人操作,心肺功能差的人就不适合。
殷晓煜教授提及,由于种种优势,近年来,全世界机器人参与的手术量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的递增速度相比世界更快。截止到2019年4月,中国大陆共装机81台,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第三代产品,适用于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胃肠外科、小儿外科等。
据悉,广东今年已经获得了购置15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指标。“相信随着机器人市场的逐渐放开和人们对微创技术手术的进一步要求,未来机器人手术量上升曲线将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