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清楚的抽搐多见于哪些病因?在临床上如何鉴别抽搐?

发布时间: 2020-04-23
邱金华 主任医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的一种病理现象,主要表现就是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抽搐有很多种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意识清楚的抽搐和意识不清楚的抽搐,对于不同表现形式的抽搐,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那么临床上引起意识清楚的抽搐都有哪些原因呢?接下来就请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邱金华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回答。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引起意识清楚抽搐的原因包括什么?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引起意识清楚抽搐的原因主要包括:急躁性发作、缺血性病变、占位性病变、低钙低镁性病变等。比较常见的是癫痫局部运动性发作,病人往往意识清楚,有一侧肢体在抽搐,这种病因多见为对侧脑占位性病变或者缺血性病变。低钙和低镁也会出现抽搐,有比较典型的体征,比如“助产士手”“芭蕾舞足”等,而且患者是非常清楚的。

临床医生可以从哪些方面鉴别患者是否抽搐?

临床医生可以从以下方面鉴别患者是否抽搐:意识障碍、眼睛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等。典型的抽搐往往是全身性的,一般也会出现意识障碍、眼睛上翻、牙关紧闭、四肢不自主地重复抽动等典型的强直征难行抽搐症状。也有一些抽搐的症状是突然间失神发作、摔倒、一侧肢体不自主抽搐等。

在确定患者抽搐之后,就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根据患者抽搐的病因进行用药。在患者抽搐发作时还应该将压舌板,筷子和毛巾等置于患者的上下牙齿之间,防止患者咬伤舌头,及时解开患者的衣扣裤带,减少呼吸道阻塞,改善缺氧的症状,当患者缺氧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还要给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注意保护四肢关节,防止关节因抽搐而骨折脱臼。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