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和肠绞痛有哪些区别?

发布时间: 2020-05-14
朱晓霞 副主任医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见于一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连接的另一段肠管,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肠管和肠壁血管受压,会引起患儿一系列的不适表现。由于发生肠套叠的患儿比较小,不能开口,所以一般会表现为哭闹。而肠绞痛的最典型症状也是哭闹,那么当小孩半夜哭闹时,究竟是肠套叠引起的还是肠绞痛引起的呢?接下来有请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朱晓霞为我们详细的解答这个问题。

小孩半夜哭闹是什么原因?

小孩半夜哭闹有很多原因,不过在儿科比较常见的原因首先就是肠痉挛,也就是肠绞痛;其次跟宝宝缺钙有关系,所以还是要帮宝宝定期补钙。肠绞痛的婴儿可以通过这几种方法来缓解:1、顺时针按摩腹部;2、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肠绞痛的发作次数;3、安抚好宝宝;4、给宝宝营造比较安静的环境。

小儿肠套叠和肠绞痛有哪些区别?

小儿肠套叠和肠绞痛有这些区别:1、发病年龄不同。肠套叠一般发病年龄在两岁左右,肠绞痛在出生后两三个月;2、临床症状不同。肠套叠的临床症状是粘液果冻便,腹部能摸及包块。肠绞痛则精神状态还好,也没有粘液、血便和腹部包块。

肠套叠一般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而婴幼儿患者最多采取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空气或被剂灌肠复位是目前治疗肠套叠的首选方法。早期肠套叠恢复成功率会比较高,肠套叠这种疾病,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恢复状况良好。但是如果患者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中毒或休克等并发症,这会大大加重治疗难度,使病死率显著提高。 建议父母在发现孩子出现肠套叠的相关症状时,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