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常见病因有哪些?慢阻肺辅助检查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 2020-05-15
高倩 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受限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频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在早期控制,可以有效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有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病因、检查方式、分级手段等问题,下面就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高倩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慢阻肺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慢阻肺的常见病因有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病人出生时体重过低,导致肺部发育不全。外因包括吸烟史、职业吸入史、粉尘接触史、空气污染、居住环境等。

慢阻肺辅助检查有哪些呢?

慢阻肺辅助检查有肺部X线片、胸部CT、肺功能检测、血常规、痰培养、降钙素原、CRP检查、ESR检查等。其中,肺功能与支气管病变可能导致肺部通气功能的下降,这是诊断慢阻肺的主要依据。如果病人合并慢性感染加重导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就需要进行血常规、痰培养、降钙素原、CRP、ESR等检查。

慢阻肺是如何分级的?

慢阻肺可分四级,即轻症慢阻肺患者、中度慢阻肺患者、重度慢阻肺患者与极重度的慢阻肺患者。出现咳痰增加、气喘加重、咳脓痰液的情况,即属于慢阻肺急性加重,需要进行专业的、对症的治疗,方能尽快缓解病情、避免恶化。

高倩医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患者掌握个人情况有一定积极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加重,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自身病变。这两种情况的患者诊断方式、治疗手段有很大区别。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化验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