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梗死?脑梗死有什么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05-16
白永军 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脑梗死是引起中老年死亡的常见病因。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群多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导致体内血管弹性下降和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阻塞脑部血管,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发生坏死造成脑梗死。患者常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表现。临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急诊取栓,溶栓,抗凝和康复治疗。下面就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治医师白永军针对脑梗死的概念和脑梗死的治疗等问题作出解答。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症状。脑梗死病情稳定后,鼓励早期下地活动,参与早期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肢体乏力、痉挛发生。针灸按摩可以治疗脑梗死,早期进行按摩可以减少后期肢体瘫痪、肌张力障碍程度,穴位刺激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脑梗死有什么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办法。

1、早期6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处理。

2、6-24小时内,可以动脉取栓,即支架取栓。

3、24小时后,进行药物保守处理,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比格雷,以抗血小板聚集。

4、改善循环,配合针灸、理疗,促进康复。

脑梗死患者主要是因为血液供应中断造成,越早的恢复血液供应,局部组织坏死程度就越轻,临床症状和后遗症就越少。患者一旦发现脑梗死,及时就医,通过取栓或者溶栓方法,解除血管阻塞,会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后期,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中药和中医理疗,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恰当的护理等均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的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