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是不是不能走路了?怎么养育脑瘫患儿?

发布时间: 2020-05-14
黄宇珊 副主任医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脑瘫疾病是一类脑部损伤类疾病,对于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有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儿家人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脑瘫疾病对患儿的家人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疾病的治疗和患儿的养育都需要做到精细。因此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提升对脑瘫疾病的了解及脑瘫患儿的养育问题,我们特邀请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宇珊主任为我们一一解读。

脑瘫患儿是不是不能走路了?

脑瘫患儿能不能够获得步行的能力跟病情轻重、治疗的情况、家长跟患儿配合的情况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如果患儿在2岁之前已经获得坐位的能力,基本上都可以独立的行走;而2到3岁获得坐位能力的患儿,部分要用拐杖辅助行走;3岁之后才获得坐位能力基本上就不能走。只要患儿能够获得交替性四爬的功能,都可以拄拐行走。

怎么养育脑瘫患儿?

脑瘫患儿在养育过程中时刻注意使患儿姿势跟运动尽可能的接近正常。家长要在医生跟治疗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控制患儿姿势跟运动的知识跟技能。例如怎样让患儿采用适应于动作的适当姿势、怎样扶持患儿完成穿脱衣服跟摄食、排泄等动作等。另外患儿家长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潜在能力,让患儿的运动跟姿势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脑瘫会影响正常的患儿正常的运动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脑瘫患儿都不能走路,如果在婴幼儿时期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很多脑瘫患儿可以正产走路,因此及早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极为重要。脑瘫患儿的养育是一个精细、复杂的过程,患儿家长需要注意纠正患儿姿势跟运动,尽可能的接近正常,并且及时的与医生沟通,评估患儿的情况,根据康复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方案,尽可能的提升患者的运动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