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骨折的同时常伴有韧带损伤,但是一般经过专业的治疗关节都会很快复位,并且可以下地走路。针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相关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锐雄,来为大家讲解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怎么办?多久能走路?
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怎么办
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可以保守治疗。如患者踝关节韧带损伤但未导致踝隙的增宽、踝关节仍可活动或者仅是韧带部分撕裂,则这部分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通过疤痕去修复损伤。但如果踝关节整个韧带完全撕脱,甚至有踝隙增宽症状,则建议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如使用螺钉或铆钉固定,从而恢复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标准是什么
骨折的复位包括解剖复位、功能复位,踝关节骨折的复位临床上要求达到解剖复位的标准。因为踝关节是关节内的骨折,涉及关节内的骨折都是要求达到解剖复位的标准。副主任医师陈锐雄提到,如果没有达到解剖复位,可能造成踝关节的不稳或长期疼痛的情况。所以踝关节骨折一定是要达到解剖复位的标准。
踝关节骨折多久能走路
踝关节骨折根据受伤的部位决定下地负重的时间。如果只是内外踝的损伤,下地时间可能会相对比较早,有些患者做完手术之后,马上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下地行走,具体的负重程度,要根据复查X光片来决定负重的重量,有些涉及到关节面的骨折,负重时间会更加的延长,避免关节的骨折移位。
发生踝关节骨折及韧带损伤后,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一定注意对踝关节的保养,在恢复期要减少活动,尽量不要过早的下地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