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护理好?

发布时间: 2020-05-18
李普升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在下肢瘀滞形成血栓。若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脱落形成栓子,当阻塞肺部血管时形成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今天,我们不妨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普升,来进一步了解下有关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吧。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主要包括有下肢肿胀、疼痛、肤温升高、肤色变深等现象,严重患者会出现发热,血象增高的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髂静脉离远的管腔内形成一系列凝结,堵塞管腔的情况,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用介入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用介入治疗,需要防止术后出血。在介入治疗后往往会给病人进行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时也要预防患者伤口出血,包括术口、消化道以及其他部位的出血。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少量的喝红酒,要合理控制饮用的量,不可过多饮用。

下肢静脉血栓如何护理?

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方面是比较重要,主要包括卧床、让患肢抬高15度,术后穿弹力袜等。下肢静脉血栓和静脉曲张有一定的关系,当下肢静脉曲张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深静脉系统里面血栓的形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下肢静脉曲张,都会引起来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股蓝肿、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下肢的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长期站立、卧床等具有高危因素的的患者,若出现下肢肿痛、发热等症状时,应该定期复查有无血栓形成,确诊后应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