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阻肺?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05-18
刘红兵 主任医师云浮市人民医院

慢阻肺是呼吸科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慢阻肺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慢阻肺的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当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时均应首先排除此病。那么什么是慢阻肺呢?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针对这些问题,就有请云浮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红兵为我们做出解答。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实际上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反复的咳嗽、反复的咳痰、呼吸困难。慢阻肺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只是程度的不一样,不能截然的分开。如果没有气流受限,仅仅只能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只有发展到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了,才能称为慢阻肺。

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1、抽烟,烟雾当中的烟雾颗粒和尼古丁对肺部的损伤很大;2、空气污染,包括室外和室内的空气污染;3、职业因素,包括辐射等;4、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的感染也会导致慢阻肺发生;5、经济条件,生活条件比较差容易引起慢阻肺;6、年龄因素,高龄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7、艾滋病感染。

慢阻肺的治疗关键在于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以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主要包括药物控制、戒烟、运动、以及肺部康复治疗如理疗、高压负离子氧疗等。慢阻肺患者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增加水果和蔬菜以及优质蛋白的摄入,注重呼吸功能的加强和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