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腰椎病需要做手术?什么是腰椎后路手术?

发布时间: 2020-06-01
朱明华 主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腰椎病是腰部椎体疾病的简称,一般是指因脊柱或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骨质增生、滑脱等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以腰痛、活动障碍为主,其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那么关于腰椎病需要做手术的情况,及腰椎后路手术的介绍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就有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朱明华给我们做出解答。

哪些情况下腰椎病需要做手术?

腰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一般是患者经过卧床、针灸理疗、药物等保守治疗三个月后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后路手术,融合手术比较牢固但创伤大、恢复慢;椎间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易复发;射频疗法创伤最小,但只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

什么是腰椎后路手术?

腰椎后路手术是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从后方的腰锥后入把椎间盘切除,钉棒固定。腰椎术后一个月是一个很重要恢复期,一个月后腰椎情况就会较稳定。有腰椎病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弯腰,做完手术之后尽量避免弯腰。腰椎手术后主要是尽量避免弯腰和负重。

腰椎病的诊断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和患者的症状、体征共同完成,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症状较为严重且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者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总体较好,但也取决于腰椎病的类型和程度。术后及预防腰椎病的人群需注意避免久坐,如若需要长时间的坐姿维持,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以免加重腰椎的负担,在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腰背部肌肉的训练,从而改善腰椎部位的相关功能,减少腰椎病的发病率,在恢复期可以搭配部分理疗,以加快病情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