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能够准确的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和舒张都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被称之为血压。通过血压测量能够准确地判断心脏功能,同时血压水平的高低也是诊断高血压,评估高血压风险指导高血压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血压影响因素以及血压增高时患者症状等相关问题,接下来就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程康林详细为我们做出解答。
影响血压的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据其发病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该类疾患通常是由于患者年龄过大造成机体功能出现异常引起的,也可由患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引起。2、继发性高血压,该类患者患有较为严重的原发性疾患,其中较为常见的原发疾病包括急性肾炎、嗜铬细胞瘤等。
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2017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指南、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以及2019年我国高血压指南对于高血压的正常范围控制标准有所差异。美国以及欧洲的高血压正常范围标准为130/80,而我国的高血压正常范围标准为140/90,即界于140/90毫米汞柱之间。
当血压达到230毫米汞柱时会有哪些症状?
当血压达到230毫米汞柱时,表明其心脏功能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患者大多表现出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视力模糊、神志不清的异常症状。同时,患者会并发有急性心衰、心肌梗塞、心绞痛、脑出血等疾患,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当血压增高时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必须要及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降血压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患者要减轻体重,能够降低血脂。同时还要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的摄入。戒烟戒酒,增强运动,提高心血管调节的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还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