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肿了怎么办?脚崴了一般多久能好?

发布时间: 2020-06-19
卢绍燊 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脚崴伤在临床上称为足踝扭伤,这是由于外力导致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使得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出现撕裂,而导致疼痛、肿胀的病症。通常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仅限于软组织损伤,所以通过良好的护理可以恢复到最初状态。那么下面有请佛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卢绍燊来为我们讲解脚崴了肿了怎么办?脚崴了一般多久能好?等相关知识。

脚崴了肿了怎么办?

脚崴了肿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崴脚后,尽量避免走动,避免加重踝部的损伤;2、患者可采用冰敷的方式,控制踝关节肿胀,在低温下出血的毛细血管可以止血,暂时缓解疼痛;3、患者可以对踝关节进行保护,可使用护踝或弹力绷带,对踝关节扭伤部位稍微加压包扎,避免加重损伤;4、患者在休息时尽量抬高扭伤的脚,加快静脉回流,改善肿胀的症状;5、如果脚踝部一直剧烈疼痛,患者需要及时就诊。

脚崴了一般多久能好?

脚崴了一般多久能好是根据患者扭伤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轻微的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经过康复三个月后,可以恢复肌肉力量的训练,进行体育活动。较严重的踝关节的韧带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囊和韧带的撕裂,一般出现此种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三个月到半年,根据手术的术式与程度,患者可以慢慢恢复体育活动。

患者在脚崴之后,可以在24小时内使用冷敷的方式控制毛细血管的出血症状,减轻脚部的损伤情况,缓解疼痛。崴脚之后超过24小时,患者可以使用热敷的方式来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从而到达缓解病症的效果。患者在恢复期间,尽量多休息,避免走动,最好在休息时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动。等到病情趋于稳定时,患者可以抬高患肢进行足踝部的主动活动,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剧痛方向的活动。如果患者发现肿胀和疼痛逐渐减轻时,可以下地走动,一开始时间宜短,待适应后慢慢增加。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