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什么特点?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能好?

发布时间: 2020-10-22
李玉杰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食物中毒的一种,是指误食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一系列以消化系统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临床中又被分为神经型和胃肠型两种发病形式。如果病情较轻,患者完全能够自愈,一般不需要到急诊科进行救治,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发热、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需要及时挂急诊科。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主任医师李玉杰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什么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物被细菌污染后,机体食入细菌产生的毒素从而导致的中毒,主要分为两种:1、胃肠型,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2、神经型,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表现是头晕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能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轻有重,轻度患者可能会自愈,重度患者必须要到医院去进行治疗,恢复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轻度食物中毒患者经过良好的休息,后续清淡的饮食饮水以及服用对症处理的药物是有可能自愈的,大部分食物中毒可以自愈,不需要给予过多干预。

什么情况下需要挂急诊科?

急诊科是没有节假日,24小时都可就诊的科室,一般急诊科主要是解决急危重症的问题,主要包括高热、严重的头痛、胸痛、胸闷、气促、腹痛创伤等,以上症状基本上都建议去急诊科就诊,另外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很严重时,也有必要到急诊科就诊。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够注重饮食的调理,那么可以对药物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通常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及呕吐,会带走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形成营养的流失,那么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进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一般经过药物的规范化治疗后,往往能够完全恢复,不会对寿命造成太大的影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