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治疗原则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0-28
程康林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人到了老年之后,心脏的机能也会慢慢下降的,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会减少的,这个也是正常的,但要是减少的次数过多就是心力衰竭了,很多人可能对这个病并不了解,那么,今天家庭医生在线特地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医师程康林,让他来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一下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治疗原则都有哪些?

老年心力衰竭是怎么回事?

老年性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脏泵衰竭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病人往往会出现劳累后的胸闷,气短喘息呼吸困难,严重病人稍微活动就感觉喘息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随着年龄的增大,病人的心脏结构的器官在逐渐的衰退,有些病人即使没有什么诱因也会出现老年性的心力衰竭,这个时候就要采取相关的对症以及改善心脏的复合用药来进行综合的治疗。

老年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出现心力衰竭会表现出来活动的耐力在逐渐的下降,有些心力衰竭比较严重的老年人会出现稍微活动就感觉到胸闷,气短,喘息,包括还会出现双下肢的水肿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种喘息的症状与病人劳累是有很大关系的,也跟上呼吸道的感染,气管的感染也是有绝对的关系,而诊断心力衰竭要靠心脏彩超,以及脑利钠肽来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的心力衰竭一般分为急性的心力衰竭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急性的心衰竭病人发作的时候,往往病情是非常的紧急,需要立即的进行吸氧,采取端座位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以及应用上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来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要去除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诱因,在临床上往往普通的感冒,肺部的炎症其他系统的感染诱发心力衰竭,所以程康林医生认为抗病毒抗感染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其他的就是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治疗。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定要保持足够多的耐心,还有就是要按时服药,不能随意的增减药量。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