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是怎么形成的?其发病率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0-11-20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开封市中心医院

很多家庭都有老人患有偏瘫这种疾病,而且现在这个病也越来越年轻化了,但是很多人对这个病的了解并不是那么深入的,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特地采访了开封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艳凯,来为我们详细的讲述一下偏瘫是怎么形成的?其发病率是多少?

哪些疾病可引起偏瘫?

临床上诱发偏瘫的疾病有很多,出血性脑卒中、肿瘤、外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可能会诱发出现偏瘫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够帮助很好的改善患者偏瘫的情况,从而帮助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的能力。患者应该去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通过接受系统的治疗,可以帮助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这段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卧床休息,同时需要适当的活动下肢,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张艳凯医生认为通过中医治疗、康复治疗的方法,可以帮助很好的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硬膜下血肿会导致偏瘫吗?

此病主要是因为患者颅内出血,一直聚集在硬膜下腔造成的情况,每个患者血肿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在临床上会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是急性发作的,有的是亚急性的,还有的患者是慢性的。首先,急性的患者通常有外伤史,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有时患者会出现脑挫裂伤,造成肢体偏瘫,此时可用高压氧治疗,结合康复功能锻炼。其次,若是慢性的,多发于老年,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若出血量大,也会造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或者是偏瘫,此时可通过手术治疗,帮助恢复。

偏瘫病人的发病率是多少?

研究表明,55%~75%的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偏瘫的情况。偏瘫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半身不遂,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感染、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诱发出现偏瘫的情况。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精神萎靡、肢体麻木、吞咽困难、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偏瘫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积极接受治疗,临床上可以通过进行康复训练,来帮助很好的稳定患者的病情,从而帮助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的不能活动,所以肌肉会慢慢萎缩的,作为家属,应该多为患者按摩按摩肌肉,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