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系列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疾病总称。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和痛苦,还会造成很多并发症。脑卒中往往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但有的患者不太清楚缺血性脑卒中和脑梗塞的区别。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和脑急性脑梗塞的区别以及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肢体康复的办法。今天我们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主治医师漆微韡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急性缺血性卒中与急性脑梗塞的区别有哪些?
急性缺血性卒中实际上是指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按照CISS分型可分为: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指大动脉中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形成脑梗塞;2、小动脉闭塞型,常见于高血压患者;3、心源性栓塞,常见于房颤患者;4、原因不明型,常见于年轻人,特别是存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血管炎的人群。
缺血性卒中患者如何进行肢体康复?
一般建议患者早期开始肢体的康复训练。轻症患者在发病后可以开始进行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精细运动的锻炼,比如握力计、捡豆子等。完全性瘫痪的患者早期无法主动运动,可进行被动运动,比如在协助下训练腿部力量、进行肢体的被动屈伸活动、训练核心肌群,避免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会导致患者的半身偏瘫和偏盲感觉障碍,所以脑卒中发生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应当早期就予以肢体的恢复,大部分患者在卧床的时候就可以首先进行翻身训练。一方面,活动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力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肺部和心脏的压迫,从而减少肺炎误吸,减少褥疮和压疮的发生。在后期要积极训练患者的坐、站平衡能力,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促使患者最大化的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