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8-11
李彦昕 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可能是分娩损伤、产程时间过长、助产工具使用不当、血管脆弱、凝血异常等原因造成的,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多休息、局部热敷、穿刺引流、口服药物、注射药物的方法帮助改善。

一、原因

1、分娩损伤:在分娩时新生儿的头部受到过度挤压,可能会导致脑部血管破裂,从而引起血肿。

2、产程时间过长:产妇生产时间过长或者是比较困难,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头部压力,导致帽状腱膜下形成血肿。

3、助产工具使用不当:生产时遇到难产或者是需要借助产钳或吸引器时,如果工具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头部受到额外压力,增加血管破裂和帽状腱膜下血肿的风险。

4、血管脆弱:对于血管比较脆弱的新生儿,在分娩时如果产妇用力不当,在分娩过程中也会发生血管破裂和出血的几率。

5、凝血异常:胎盘在提供氧气和养分的同时也具有凝血作用,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胎盘脱离子宫壁,可能会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不足,引发出血,形成血肿。

二、治疗

1、多休息:如果血肿范围比较小,或者是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进行观察和监控,避免剧烈活动或翻身,有利于血肿的自行吸收。

2、局部热敷:还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同时加压包扎24~48小时改为热敷,促进血肿自行吸收。

3、穿刺引流:如果血肿范围比较大,还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穿刺引流的方法去除血肿。

4、口服药物:手术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头孢呋辛酯颗粒、头孢克肟颗粒、头孢拉定颗粒等抗炎药物,防止感染。

5、注射药物:如果血肿较大,并伴随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或者是出现颅内压增高现象时,可以遵医嘱注射呋塞米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帮助改善症状。

新生儿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