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肝炎的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9-26
王超 主任医师北京友谊医院

黄疸肝炎指黄疸型肝炎,指的是血清中胆红素水平超过17.1μmol/L,同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的一种肝炎类型。症状通常包括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厌食、乏力等。

1、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出现肝炎以后,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以及胆汁排出受阻,可因为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增加,导致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颜色变黄。

2、皮肤瘙痒:胆汁淤积或排泄障碍,导致胆汁中的胆盐反流进入血液,对末梢神经产生刺激,出现全身皮肤瘙痒。

3、陶土样便:肝功能下降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使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甚至消失,引起粪便颜色变浅,甚至表现为灰白色的陶土样便。

4、厌食:肝细胞受损以后,引起胆汁排泄障碍,造成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引起消化功能下降,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表现。

5、乏力:黄疸型肝炎引起胆汁排泄障碍,使胆炎反流进入血液,造成体内胆碱酯酶浓度下降,引起神经肌肉结合功能紊乱,出现乏力、疲劳等表现。

出现黄疸型肝炎以后,需要提高警惕,建议患者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保肝类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谷胱甘肽片、注射用硫普罗宁、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改善肝脏合成功能,促进胆酸代谢,帮助改善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