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定义及分型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11-27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脑瘫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征,脑瘫通常可以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弛缓型等。此病可能是在发育过程当中或者是婴幼儿期间脑部受到了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会表现为脑功能损伤。

1、痉挛型:痉挛型脑瘫会表现出肌张力不断的增高、肌腱反射亢进等症状。可以通过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减轻脑瘫症状。

2、手足徐动型:患者不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走路的时候患肢不摆动、上肢也不能够抬起走。可以通过功能训练进行改善。

3、共济失调型:共济失调型脑瘫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肌张力降低症状,表现出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可以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治疗,具有营养神经和改善肌张力异常作用。

4、强直型:患者经常会出现肌张力极强和肢体无法活动的现象,可以通过中医按钮进行改善。

5、弛缓型:患者儿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幅度比正常大,常无力抬头,不能坐直或站立,通常是痉挛型早期肌张力低下的一种表现。患者可以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改善,能够促进局部肌肉电生理学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患者在出现了脑瘫之后一般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改善,对病情恢复有帮助,如果病情持续得不到改善,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患者在平时也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