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肠外营养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 2024-01-15
陈毅荣 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肠外营养一般是指营养物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体内,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长期肠外营养引发骨质疏松可能与细菌感染、代谢紊乱、骨骼营养不足等原因有关,也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维生素D缺乏症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尽快前往医院,在医生帮助下完善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引起原因进行规范治疗。

1、细菌感染:一般进行肠外营养时需要通过注射的方法完成,长期体外注射可增加机体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2、代谢紊乱:虽然肠外营养可维持机体正常运转,但是长期肠外营养可能会对身体代谢产生影响,而骨质疏松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当机体代谢功能紊乱时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

3、骨骼营养不足:由于肠外营养注射的药物仅能为机体提供所必需营养,并不能满足骨骼所需营养,因此长期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骨骼营养缺乏,进而发生骨质疏松。

4、长期吸烟酗酒:如果患者在进行肠外营养期间经常吸烟酗酒,香烟和酒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骨骼产生伤害,增加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5、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长期进行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当骨骼得不到充足的维生素D支持后也可发生骨质疏松。

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自身营养充足,多吃一些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比如大骨头、牛肉等,并遵医嘱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病情发展。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