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其发病原因包括皮肤损伤、鼻炎、足癣、湿疹、糖尿病等,患者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皮肤损伤:身体出现挫伤、擦伤、切口等皮肤损伤时,皮损处容易受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侵袭而诱发感染,从而引起丹毒的发生。
2、鼻炎:鼻腔受到炎症的刺激容易导致鼻腔黏膜受损,容易滋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病原菌通过破损的鼻腔黏膜而进入到体内,就会诱发丹毒。
3、足癣:此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皮肤病,足癣可能会导致足部皮肤破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就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到体内,而增加丹毒发生的风险。
4、湿疹:此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此病会引起皮肤干燥、皮肤瘙痒,还可能诱发炎症感染,给细菌滋生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增加诱发丹毒的几率。
5、糖尿病:由于患者长期血糖偏高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皮肤的抗病能力下降,皮肤破损时难以愈合,容易受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的侵袭而增加患丹毒的风险。
若怀疑自己患上了丹毒,应该请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后再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