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如何区分与治疗?

发布时间: 2024-04-03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最近,李阿姨总是感觉头晕目眩,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她来到诊室,忧心忡忡地问我:“医生,我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啊?”我笑着安慰她:“李阿姨,您别急,头晕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眩晕的区别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区分

1.中枢性眩晕:通常与脑部疾病有关,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症状包括头晕、视物模糊、平衡失调等,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类眩晕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

2.周围性眩晕:多与内耳疾病相关,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这类眩晕往往持续时间较短,但发作频繁,且多与头位变动有关。

二、疾病识别

要准确识别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除了根据症状表现外,还需要结合相关检查。如脑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病变;而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等则有助于诊断内耳疾病。

三、治疗指南

1.中枢性眩晕:治疗主要针对脑部疾病,如控制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凝集等。同时,辅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2.周围性眩晕:治疗主要针对内耳疾病,如使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眩晕症状,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预防眩晕的发作。

总之,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虽然症状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因此,在出现眩晕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避免眩晕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