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即妊娠期,小便即排尿。妊娠期排完尿站起来会有液体流出可能和激素变化、尿失禁、阴道炎、宫颈炎、羊水破裂等原因有关。需要及时前往当地有资质的大型医院就诊,由医生了解全方面的因素后,判断引起原因,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手段。
1、激素变化: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持续增高的过程中,会促使宫颈腺体及阴道分泌物的分泌量增多,造成排尿后阴道有液体流出。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干预处理。
2、尿失禁:子宫增大的过程中可能会压迫膀胱以及尿道,进而引起尿频、尿急等尿失禁的表现,出现排完尿还有尿的情况。不需要给予特殊处理,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即可。
3、阴道炎:妊娠时若没有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容易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并诱发炎症,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疼痛等症状,造成排尿后阴道有液体流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性使用甲硝唑片、克霉唑栓等药物治疗。
4、宫颈炎:是外界病菌上行感染至宫颈所诱发的炎症,宫颈黏膜长时间受到炎症刺激,会促使分泌物的分泌量增多,伴随外阴瘙痒症状。可以咨询医生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消炎。
5、羊水破裂:排完尿站起来时如果发现肚子有东西破的感觉,出现阴道有液体流出的情况,也要考虑是羊水破裂所致。需要及时卧床休息,减少羊水流出量,并前往医院准备分娩。
妊娠期间孕妇一定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变化,无论出现哪些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向医生反馈,由医生权衡利弊后,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