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2016-07-13 16:57:00

问题描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朱微微 主治医师安徽省立医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AIHA的发病年龄最小为生后3天,1岁以内者占1/4~1/3,3岁以内占1/2。临床表现随病因及抗体类型而异。温抗体型AIHA温抗体型AIHAwarm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是一种较常见的溶血性贫血。主要为血管外溶血,部位在脾脏,抗体量多时肝脏内溶血亦明显,若有补体参与亦可发生血管内溶血。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除溶血和贫血外,无典型征象。以急性起病,发展迅速者多见。就诊前病程0.5个月或1个月者分别占46%和53%。病情轻者溶血可以很轻,重者病情凶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伴有淋巴瘤的病例,可随原发病的病情变化,溶血性贫血时轻时重。急性型多见于小于4岁的婴幼儿,偶有新生儿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前常有病毒或细菌感染,突然起病,贫血进展很快,婴幼儿可呈暴发性,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苍白、乏、食欲不振、呕吐、腹痛,黄疸多见,有时是最早引起注意的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轻重不尿色变深呈茶色、酱油样尿或洗肉水样尿血红蛋白尿,输血可能引起溶血和黄疸加重。少数患者可始终不出现黄疽,肝脏及脾脏肿大,后者更明显,常可发展为溶血危象或再障危象,甚至可出现心、脑、肾功能不全表现。临床经过呈自限性,起病后1~2周溶血可自行停止,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慢性型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为年长儿,病程呈进行性或间歇发作性溶血,可达10~20年,反复感染者可加重病情,甚至呈溶血危象,50%的病例为继发性,常合并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75%病例有轻至中度的黄疸,面色苍白,肝脾大,Ev-ans综合征患者伴有紫癜。冷抗体型AIHA冷凝集素综合征本病的溶血症状较轻,且较少发生,主要表现是红细胞冷凝集严生的手足发绀症,即Raynaud症状,典型患者于冬季严寒天气时暴露的肢体如指端、足趾、鼻尖和耳廓等皮肤发绀,皮肤冰冷,有麻木、轻微疼痛的感觉,手指动作笨拙不灵,且范围逐渐扩大。但温暖后,如将手浸于温热水中或进入温暖的房间,症状很快消失,不久完全恢复正常。皮肤发生溃疡和坏死者少见。急性型者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支原体肺炎,呈一过性,预后良好,慢性型者病程随季节变化长期持续反复,且可伴发SLE、慢性淋巴结炎等。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CH典型病例于寒冷季节在室外较长时间,回至温暖的室内.在几分钟至几小时最长8小时内突然出现腰腿酸痛,腹痛,头痛,寒战,高热,全身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继而排暗红色酱油样尿。症状消失也很快,一般第3次小便后尿色大多恢复正常。脾脏可以轻度肿大,发作次日可出现轻度黄疸。有些不典型病例症状较轻,可发生轻度溶血和血浆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无血红蛋白尿,发热亦轻,恢复较快。偶有出现荨麻疹和手足麻木。

2016-07-13 17:57:00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