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2016-10-08 12:06:00

问题描述: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医生回答(1)
陈爱兰 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您好,恶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直至视力减退或因全身体征由内科转来会诊而作眼底检查。最主要的改变为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视盘水肿开始表现鼻侧边界模糊,逐渐扩大至整个视盘,以至其周围视网膜发生水肿。视盘水肿隆起一般较明显,可高达6PD,生理盲点扩大。以往认为视盘水肿系由于脑组织水肿,颅压增高所致,但不少患者颅内压在正常范围,故二者并非因果关系。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视网膜血管屏障受损,致血液有形成分渗出,使视网膜产生水肿、渗出和出血。视网膜水肿开始位于视盘颞侧呈雾样灰白色,然后扩展至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变细的动脉和肿胀的静脉隐没于水肿的视网膜之中。视网膜出血多位于神经纤维层,呈线状或火焰状,可很小;也可很大而排列成一簇放射状,提示小血管血栓形成。棉絮状斑位于后极部,沿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分布。开始呈灰白色,边缘不清,呈绒毛状外观大小可为1/4~1/2PD。当它们被吸收时,失去绒毛状外观变成颗粒状。硬性渗出有时出现,开始呈细小分布的黄白点,常位于黄斑区,当它们很致密时可在黄斑区排列成放射状或星状,也可位于视盘鼻侧或颞侧上下血管弓处,有时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渗出掩盖黄斑区。视网膜下尚可见有局灶性黄白色点状渗出,称为Elschnig斑。如果及时治疗,去除病因,降低血压,眼底病变可逐渐消退。有报告嗜铬细胞瘤所致者,及时手术摘除肿瘤,术后3个月视网膜病变大部分消退,1年后完全消失。如未得到及时或适当治疗,晚期眼底动脉可呈银丝状或完全闭塞呈白线样,视网膜由于缺血导致视盘和(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有的患者未等到眼底晚期改变,已因心、脑、肾疾患而死亡。本病常有全身其他器官如心、脑、肾的功能损害,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昏迷和蛋白尿等。内分泌疾病所致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的全身体征,如Cushing综合征可伴有面颈及胸腹肥胖,皮肤细薄致颜面紫红,腹部出现紫色条纹,糖尿,骨质疏松以及毛发过多和性腺功能不全等症状。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所致醛固酮增多症可有低血钙、高血钠、周期性瘫痪等体征。这些病所致急进性高血压如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患者多于数年内死于尿毒症或心脑疾患。

2016-10-08 12:25:00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