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慢性黄疸型肝炎应如何处理

2014-01-08 10:05:30

问题描述:轻度慢性黄疸型肝炎应如何处理

医生回答(3)
余卫华 副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轻度慢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肝脏疾病,表现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黄疸症状。患者需重视,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存在一定健康风险。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1.疾病原理:肝脏炎症影响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使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引发黄疸。2.饮食调整:保持清淡、易消化,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瘦肉、蔬菜和水果。3.休息充足: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肝细胞修复。4.药物治疗: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但需遵医嘱。5.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6.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轻度慢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只要积极应对,注意生活和治疗细节,病情通常能得到较好控制。

2014-01-08 10:05:30
张晓东 南京紫金医院

要看肝功能的损伤情况,还有就是乙肝病毒的含量,如果轻度的而且没有什么其他的损伤可以不用损伤,但是服用保肝的药物对自己的病情恢复要快。

2014-01-10 12:07:32
田彦素 医师江苏靖江市太和医院

你好,慢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的危害。黄疸型乙型肝炎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恶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等。也有极少部分的患者只有黄疸体征而血象检查肝功能正常。B型检查超声波肝脾均不见肿大。临床诊断为单纯性黄疸肝炎。其原因机理尚不明确。但预后良好。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饮食上尽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牛奶、海鲜类等,不旦能够助消化吸收,丰富的蛋白质成份还能帮助修复破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功能。祝你健康!

2014-01-14 19:51:15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