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是怎么样的?

2015-10-09 10:37:00

问题描述: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是怎么样的?

医生回答(3)
赵骞康 主治医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你好,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疾病早期阶段,可见肺泡巨噬细胞呈灶性聚集,中度或进展期IPF的肺泡内巨噬细胞缺如,随着疾病进展,慢性炎症浸润愈来愈不明显,肺泡结构被致密的纤维组织代替,肺泡壁断裂破坏,导致气道囊性扩张(蜂窝肺),疾病晚期,肺间质内大量肺胶原,细胞内基质,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很少甚至缺如,病程较长者,可见肺泡上皮增生,鳞状化生,有些病人可发生平滑肌反应性增生,肺动脉扩张,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改变,气道可发生扭曲变形,导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如吸烟的IPF患者可见肺气肿改变,依据蜂窝囊腔周围是否存在纤维组织可区分肺气肿和蜂窝肺。

2015-10-09 11:52:00
张焕臣 主治医师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病机制肺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对排除其他诊断及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定量是很重要的,IPF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包括肺泡间隔(间质)和肺泡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炎症,因为许多炎症性肺疾病可有相似的表现,所以必须排除肉芽肿,血管炎,无机肺尘埃沉着病或有机肺尘埃沉着病,IPF的病理改变是多种多样的,且呈片状分布,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即使在严重病变的肺叶,有些肺泡也可免于受累,在疾病早期,肺泡结构可保持完整,但肺泡壁水肿增厚,间质内炎症细胞聚集,以单核细胞为主(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但也可见散在的多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细胞。疾病早期阶段,可见肺泡巨噬细胞呈灶性聚集,中度或进展期IPF的肺泡内巨噬细胞缺如,随着疾病进展,慢性炎症浸润愈来愈不明显,肺泡结构被致密的纤维组织代替,肺泡壁断裂破坏,导致气道囊性扩张(蜂窝肺),疾病晚期,肺间质内大量肺胶原,细胞内基质,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很少甚至缺如,病程较长者,可见肺泡上皮增生,鳞状化生,有些病人可发生平滑肌反应性增生,肺动脉扩张,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改变,气道可发生扭曲变形,导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如吸烟的IPF患者可见肺气肿改变,依据蜂窝囊腔周围是否存在纤维组织可区分肺气肿和蜂窝肺。弥漫性肺泡损害不是早期IPF的特征,也可见于许多其他肺疾病,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吸入性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药物性肺损伤,胶原血管疾病,感染等。

2015-10-14 22:00:58
范增军 医师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肺纤维化,这个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配合医生治疗. 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院,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你的检查方法后,及时检查及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15-10-17 08:58:44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