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

2015-08-01 15:57:00

问题描述: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

医生回答(1)
赵骞康 主治医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有25%~30%的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自行血栓形成而消失,因此对于发病早期、症状较轻、瘘口流量小、没有较大的皮质引流静脉、病情发展缓慢和没有急剧视力下降的病人可先观察一段时间,以期自愈,或采用颈动脉压迫法。在压迫颈总动脉的同时,压迫颈内静脉,减少动脉血供和增加静脉压,降低海绵窦瘘口处的动静脉压力梯度,促进海绵窦内血栓形成。该法还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补充手段。方法是用手指或Mata架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横突,直到颞浅动脉搏动消失为止,最初每次压迫10s,每小时数次,以后压迫持续时间逐步延长,至每次压迫30s;如果压迫部位准确,病人会自觉杂音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4~6周后可最终治愈。压迫时须注意观察有无脑缺血症状出现,如无力、麻木、失明等,一旦出现须立即终止。Halbach建议用健侧手指压迫,若出现脑缺血,则健侧手指会因无力而自然终止压迫。压迫内眦外上方眼上静脉和头皮静脉交界处,以提高眼上静脉压力,降低瘘口动静脉压差,可促进血栓形成,这也是一种静脉压迫法,但有皮质引流静脉的病人不适合进行压迫治疗,因为同时压迫颈动脉和颈静脉会导致颅内静脉压升高而引起脑梗死或出血。

2015-08-01 20:19:00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