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吐又拉肚子应如何处理

2015-12-11 16:14:55

问题描述:想吐又拉肚子应如何处理

医生回答(6)
曾志荣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想吐又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肠胃炎、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1.饮食不当:进食过多油腻或不洁食物,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应调整饮食,清淡为主。2.肠胃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需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诺氟沙星、利巴韦林。3.胃肠型感冒:病毒侵袭胃肠道。多休息,可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4.食物中毒:误食有毒食物。需立即就医,进行催吐、洗胃等治疗。5.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想吐又拉肚子的原因多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018-12-20 20:11:04
薛祖洋 医师冠县人民医院

急性白血病的表现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别,需要通过骨髓化验来确诊.一般表现有发热,出血,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多有血小板减少.约20%的患儿白细胞总数>100×109/L,以<1岁的患儿多见.周围血及骨髓中除幼稚细胞增多外,幼稚粒细胞中可见到Auer小体,还可以见到较大的Chediak-Higashi样颗粒.成熟粒细胞常有胞浆颗粒减少或核分叶异常.由于粒细胞的特殊颗粒释放运载VitB12的蛋白增多,血浆VitB12和运钻胺在M3型可增高.M6型中血红蛋白F(HbF)和H(HbH)多增高.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多为阴性.

2015-12-12 06:02:47
李华卿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多数人是因为高热或者严重出血起病,少数因为面色苍白,疲乏或者轻度出血起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贫血,呈进行性加重的贫血;发热,这个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持续的高热;出血,因人而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然后就是一些肝脾肿大,骨肉瘤,骨骼关节疼痛,口腔牙龈肿胀,皮下结节等一系列的症状.临床检查会发现,白细胞很高,血小板比较低,骨髓穿刺检查的灰发现骨髓象呈增生活跃或者极度活跃,非淋的患者还能看到奥尔小体,这个非常有诊断意义

2015-12-12 06:10:49
谷印亮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失去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能力,无控制的持续增殖,逐步取代骨髓并经血液侵润至全身组织及器官临床症状:一般贫血症状,鼻衄,牙龈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发热,骨痛,关节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疼,恶心,呕吐,抽搐,大小便失尽,甚至昏迷

2015-12-12 09:37:37
谷魁广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可分为缓解诱导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其间可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缓解诱导是大剂量多种药物联用的强烈化疗,以求迅速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达到完全缓解,为以后的治疗打好基础.所谓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复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5×1010~13;,经治疗而达到缓解标准时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白血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隐蔽之处仍可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维持治疗量一系列的小剂量较缓和的治疗方案进行较长时间的延续治疗,目的在于巩固由缓解诱导所获得的完全缓解,并使病人长期地维持这种“无病”状态而生存,最后达到治愈.巩固治疗是在维持治疗以后.维持治疗以前,在病人许可的情况,再重复缓解诱导方案.强化治疗是在维持治疗的几个疗程中间再重复原缓解诱导的方案.中枢神经预防性治疗宜在诱导治疗出现缓解后立即进行,以避免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应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2015-12-12 09:58:47
王庆松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你好.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的表现为血小板减少.1.治疗原则:总的治疗原则是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2.支持治疗(1)注意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3)纠正贫血:显著贫血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4)控制出血:对白血病采取化疗,使该病得到缓解是纠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缓解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络血预防之.有严重的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全血或血小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并发DIC,一经确诊要迅速用肝素治疗,当DIC合并纤维蛋白溶解时,在肝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或血浆.(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白细胞计数很高的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可因大量白细胞被破坏,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时引起尿路被尿酸结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尿量,并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3.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可分为缓解诱导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其间可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缓解诱导是大剂量多种药物联用的强烈化疗,以求迅速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达到完全缓解,为以后的治疗打好基础.所谓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复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5×1010~13;,经治疗而达到缓解标准时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白血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隐蔽之处仍可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维持治疗量一系列的小剂量较缓和的治疗方案进行较长时间的延续治疗,目的在于巩固由缓解诱导所获得的完全缓解,并使病人长期地维持这种“无病”状态而生存,最后达到治愈.巩固治疗是在维持治疗以后.维持治疗以前,在病人许可的情况,再重复缓解诱导方案.强化治疗是在维持治疗的几个疗程中间再重复原缓解诱导的方案.中枢神经预防性治疗宜在诱导治疗出现缓解后立即进行,以避免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应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2015-12-12 11:00:45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