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非癫痫性肌阵挛治疗及预防

2016-03-17 18:15:01

问题描述:我小孩患非癫痫性肌阵挛已有两年多以前省儿童医院当癫痫病治疗好了一段时间最近复发了主要表现在头不由自主两边摇两手不规律抖动身背有一点歪斜并且这一段时间发作比较厉害后经湘雅附一确诊为非癫痫性肌阵挛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好了一段时间如何治疗及预防

医生回答(6)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应该是一种良性原发性的癫痫。这个可能会与在青春期和遗传有关系。建议您采用中医理疗为辅。按时服药,以西医为主。配合艾灸。主要还有合理膳食,补充营养。还有避免。保证充足的睡眠。你应该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配合医生,进行用药。再配合中医理疗按摩。

2018-08-27 12:34:16
吴志全 主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肌阵挛发作是儿童及青少年期较为常见的癫痫发作形式。这种发作常在清晨醒来后不久发作较多。发作时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突然,快速,有力地抽动,主要由于这些部位肌肉突然收缩所引起。依不同部位的抽动,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点头,弯腰或后仰,也可表现整个身体突然后倾或倒向一侧,也有的并不倒地,仅表现为“激灵”一下。当发作摔倒时,两手不会去扶地,一般发作前没有先兆,有的因突然低头,以致前额或下颌部常常碰伤。如果四肢肌肉突然收缩,常表现为肢体突然抖动,手中的东西也会摔出。抽动前后意识不丧失,跌倒后能很快站起来。有时在一次肌阵挛发作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再有发作,连续数次。有的患者一天可发作多达几十次。肌阵挛发作常常合并其它类型的发作。应当指出很多正常人在夜晚入睡后也会出现肢体突然抖动一下,有的甚至因突然抖动而惊1、本病多为遗传性疾病,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应稳定情绪,别惹事生非;2、可临时加大原服抗癫痫药的剂量,或在原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以预防发作。

2016-03-17 21:27:02
李华卿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症状性非癫痫性肌阵挛包括皮层下肌阵挛、小脑性肌阵挛、脊髓节段性肌阵挛等此外以下非癫痫性肌阵挛在临床也可见到:1.肌张力不全性肌阵挛和其他不自主运动性疾病的片断在肌张力不全或舞蹈症的病人可有快速的肌阵挛抽动及缓慢的不自主运动2.原发性肌阵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为家族性或散发性3.清醒时的局部肌阵挛为少见的生理现象常发生在肌肉疲劳后4.节段性肌阵挛由脊髓或脑干的节段性蹭引起如感染、变性、肿瘤或脱髓鞘病偶可继发于腰麻后5.腭肌阵挛又称腭震颤分原发性和症状性原发性腭肌阵挛表现为一侧耳内反复的咔嗒声也可归于特发性的节段性肌阵挛症状性腭肌阵挛常伴有小脑蹭6.扑翼样震颤又称负性肌阵挛为反复出现的局部肌张力的短暂丧失上肢更明显如令病人双上肢向前平举则可见因局部失张力而致一侧或双侧手臂频频下垂如粗大的震颤

2016-03-18 10:01:42
孟庆福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症状性非癫痫性肌阵挛包括皮层下肌阵挛、小脑性肌阵挛、脊髓节段性肌阵挛等。此外以下非癫痫性肌阵挛在临床也可见到:1.肌张力不全性肌阵挛和其他不自主运动性疾病的片断在肌张力不全或舞蹈症的病人,可有快速的肌阵挛抽动及缓慢的不自主运动。2.原发性肌阵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为家族性或散发性。3.清醒时的局部肌阵挛为少见的生理现象,常发生在肌肉疲劳后。4.节段性肌阵挛由脊髓或脑干的节段性病变引起,如感染、变性、肿瘤或脱髓鞘病,偶可继发于腰麻后。5.腭肌阵挛又称腭震颤,分原发性和症状性。原发性腭肌阵挛表现为一侧耳内反复的咔嗒声,也可归于特发性的节段性肌阵挛。症状性腭肌阵挛常伴有小脑病变。6.扑翼样震颤又称负性肌阵挛,为反复出现的局部肌张力的短暂丧失,上肢更明显,如令病人双上肢向前平举,则可见因局部失张力而致一侧或双侧手臂频频下垂,如粗大的震颤。

2016-03-18 11:15:15
贺涛 主治医师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肌阵挛发作是儿童及青少年期较为常见的癫痫发作形式这种发作常在清晨醒来后不久发作较多发作时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突然快速有力地抽动主要由于这些部位肌肉突然收缩所引起依不同部位的抽动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点头弯腰或后仰也可表现整个身体突然后倾或倒向一侧也有的并不倒地仅表现为“激灵一下当发作摔倒时两手不会去扶地一般发作前没有先兆有的因突然低头以致前额或下颌部常常碰伤如果四肢肌肉突然收缩常表现为肢体突然抖动手中的东西也会摔出抽动前后意识不丧失跌倒后能很快站起来有时在一次肌阵挛发作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再有发作连续数次有的患者一天可发作多达几十次肌阵挛发作常常合并其它类型的发作应当指出很多正常人在夜晚入睡后也会出现肢体突然抖动一下有的甚至因突然抖动而惊1、本病多为遗传性疾病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应稳定情绪别惹事生非;2、可临时加大原服抗癫痫药的剂量或在原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以预防发作。

2016-03-18 12:15:18
王庆松 医师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治疗:本病征的治疗非常困难,很少完全控制发作达6个月以上。部分性控制发作,减少发作的50%可能是理想的治疗结果。由于频繁癫痫发作,往往对抗癫痫药物产生耐药,常由于倾向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药物的毒性作用,且多种药物产生的镇静作用实际上增加了癫痫的发作频率,故最理想的是选用单一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主要是根据试图控制那些主要的、最严重的发作类型而选用的。常用者有硝西泮(硝基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基安定)及其他口服的苯甲二氮杂类衍生物能有效地减少肌阵挛发作的频率,乙琥胺和乙酰唑胺(醋唑磺胺)有时是有效的,对无动性或强直性发作的病人,丙戊酸钠比别的抗癫痫药效更好。对肌阵挛性发作氯硝基安定更有效。

2016-03-18 12:55:58

展开全部内容